東西問丨梁中效:張騫精神為何成為絲路交流的“符號”?
中新社西安10月20日電 題:張騫精神為何成為絲路交流的“符號”?
——專訪陜西理工大學教授、漢中市張騫文化研究會會長梁中效
中新社記者 阿琳娜
兩千多年前,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張騫,完成“鑿空之旅”,開辟了東西方友好往來的“絲綢之路”。張騫成為絲綢之路的一個“符號”,張騫精神傳承至今。
為何張騫精神能傳承兩千年?張騫精神有何現(xiàn)實意義?陜西理工大學教授、漢中市張騫文化研究會會長梁中效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讀。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影響深遠,張騫精神傳承至今。其精神的內(nèi)核是什么?
梁中效: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張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贏得了西域各族的信賴,后因軍功和出使西域之功,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公元前114年,張騫逝世,歸葬故里(今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2014年,張騫墓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位于秦嶺南麓的漢中是“漢家發(fā)祥地”,東漢時期的《石門頌》記載“高祖受命,興于漢中”。南宋大詞人辛棄疾說“漢中開漢業(yè)”。漢中不僅養(yǎng)育了張騫,而且形成了獨特的張騫文化。
張騫文化是以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的精神文化為靈魂,以《史記》《漢書》等千百年來記錄張騫的各類文獻為載體,以分布在國內(nèi)外的張騫遺跡為資源,以漢中張騫墓世界文化遺產(chǎn)等有關(guān)張騫的遺存為依托,以歷代張騫故事傳說為補充的文化體系。
在張騫近五十年的人生旅途上,他將最好的年華獻給了開辟絲綢之路的偉大事業(yè)。在近二十年跋涉西域、艱難困苦、開拓進取的壯美歷程中,形成了可歌可泣的張騫精神:銜命出使,勇往直前,鑿空萬里的開拓精神;矢志不移,忠貞不渝,持節(jié)不失的愛國精神;誠信天下,以德服人,寬大信人的尚德精神;平等相待,文明對話,民族和睦的包容精神;敢于冒險,認知西域,促進交流的探索精神。
漢家發(fā)祥、建功立業(yè)的時代精神,為張騫成長成才奠定了文化基礎;漢武帝盛世時代的大氣恢宏,為張騫成功開辟絲綢之路提供了文化自信。
漢中南北文化的交流,讓少年張騫有了開闊的西部視野;漢武盛世中原農(nóng)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之間的和戰(zhàn),讓青年張騫具備了遠大的世界戰(zhàn)略。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代,人才輩出,風起云涌,開創(chuàng)了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中新社記者:古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何以成為絲綢之路的一個“符號”?
梁中效:古絲綢之路的開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作為古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成為不可分割的文化符號。《史記·大宛列傳》中,不僅稱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且開篇就講,“大宛之跡,見自張騫”。《漢書·西域傳》說:“張騫始開西域之跡”?!稘h書·張騫傳》也說:“自騫開外國道以尊貴”。《后漢書·西域傳》中評論道:“西域風土之載,前古未聞也。漢世張騫懷致遠之略,班超奮封侯之志。終能立功西遐,羈服外域?!苯穼W家梁啟超贊美張騫是“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p>
英國學者彼得·霍普柯克在《劫掠絲綢之路》一書中指出:“偉大的西行者張騫回來沒多久就去世了?;实劢o予了他無比的榮耀。時至今日他在中國仍被稱頌。正是他向西開辟了通向歐洲的道路,連接起那時的兩個大國——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張騫可以被譽為絲綢之路之父?!?/p>
中外學者都認為,張騫開辟絲綢之路,促進人類文明融合發(fā)展,有力推動了世界文明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張騫“鑿空”萬里,成為中華文明“開放”的標志性符號。
中新社記者:兩千年后,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傳承張騫精神有何現(xiàn)實意義?
梁中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傳承弘揚張騫精神具有深遠現(xiàn)實意義。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東西方交流交往通道,使中國和中亞、西亞及歐洲許多國家建立了友好關(guān)系,促進了東西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張騫的外交實踐構(gòu)建了國與國之間平等往來、友好相處的基本原則;為后世開展外交活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當今世界外交活動基本準則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依據(jù),在外交關(guān)系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的壯舉向世界表明,中國不僅提供絲綢等商品,還能向世界提供“協(xié)和萬邦”的和平外交理念、“強而不霸”的國際關(guān)系行為準則、和平與發(fā)展并重的“張騫文化”、誠信與包容的“絲路精神”等。更將“伙伴關(guān)系”落實到經(jīng)濟、安全、人文等領域,衍生出互惠型的經(jīng)濟關(guān)系、合作型的安全關(guān)系、包容型的人文關(guān)系。應進一步保護、挖掘、整理、提煉、升華張騫精神與張騫文化,使其成為絲綢之路的精神紐帶。(完)
受訪者簡介:
梁中效,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陜南發(fā)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任漢水文化研究中心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兩漢三國文化與秦蜀古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兩漢三國文化、古典文獻與文學、區(qū)域文化旅游發(fā)展研究。公開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2日 18:54:30
- 2025年01月12日 18:17:34
- 2025年01月12日 14:36:36
- 2025年01月12日 12:52:42
- 2025年01月12日 10:24:32
- 2025年01月11日 12:40:22
- 2025年01月10日 18:39:24
- 2025年01月10日 15:01:14
- 2025年01月10日 14:56:16
- 2025年01月10日 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