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1月9日電 島內(nèi)民眾殯葬自主的風氣日盛,預立遺囑的人愈來愈多,不只是身后財產(chǎn)的分配,房子要留給誰,包括要葬在那里?采取那一種宗教儀式?要不要念經(jīng)?甚至躺在棺材里要穿那一套衣服?遺照要用那一張?都可以由自己作主。
據(jù)臺灣《民生報》報道,全臺每年數(shù)十萬人去世,但是,估計八成以上的家庭都是事到臨頭才匆忙面對,出殯儀式九成以上型態(tài)相同,家人哭泣,親友來了、心情悲凄,上香、祭拜、拿毛巾后走人。業(yè)者指出,揮別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亮麗、熱情、更能滌凈心靈的方式。近年來島內(nèi)殯葬禮儀業(yè)的形貌,一直在創(chuàng)新、求變,服務品質(zhì)也愈來愈細致。
這些事情,事先想好、做好準備,前后要花多少錢?自己控制,用什么方式和親友道別?也可以自己選擇。以臺北市而言,“殯”的部分,平均大概要花20萬(新臺幣,下同),“葬”的部分、以塔位來算,大約是10萬元,事先有準備,身后就不會加重家人的財務負擔。
在島內(nèi)免費提供預立遺囑咨詢服務的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發(fā)現(xiàn),預立遺囑的人愈來愈多,甚至還有年輕人也來參加,該會企劃公關室主任黃凌蘋指出,寫遺囑不只是把財產(chǎn)分一分就算了,更在教導民眾加入軟性的“生命回顧”,如寫給每位親友一句話、那些事情還有遺憾,或留下“家訓”等;有些“認真”的學生,甚至會把自己的訃文、墓志銘都寫好,身后事不麻煩子孫。
黃凌蘋說,即使預立遺囑,也不能完全避免子女爭執(zhí),如信奉道教的父母要求法師助念,但信奉其他宗教的子女卻堅持別的方式對死者更好等;即使針對同一句遺言,不同子女也會有不同的理解與詮釋;因此,她也建議預立遺囑者可在生前召開家庭會議,把這些爭議都安排好。
臺灣殯葬禮儀協(xié)會理事長吳國龍說,現(xiàn)代“殯葬業(yè)”很專業(yè),明亮有如星級飯店的大廳,舒適、柔和的往生室,現(xiàn)代、新穎的創(chuàng)意,舉個例,90余個網(wǎng)站參加經(jīng)濟部中小企業(yè)處的評比,結(jié)果臺“中華殯葬禮儀協(xié)會”的網(wǎng)站得到首獎。
高金素梅的預立遺囑:樹葬 生命隨大樹延續(xù)
1999年我罹患肝癌,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那種面臨生命的不確定性,很讓人害怕,當時心里一直有個聲音:“至少做一些事吧!”因此,開刀出院后我預立遺囑。遺囑的內(nèi)容很簡單,主要是交代后事要怎麼辦、自己的心情又是如何,最重要的是,給父親及兄弟姐妹留下些文字。
我向來主張樹葬,等到那天來臨,遺體火化后撒在樹下,當家人思念我時,可以到那棵樹下看看我,更重要的是,我的生命彷佛也隨著大樹茁壯而獲得延續(xù)。在遺囑里我還寫道,當我瀕危時,不要對我施以急救,倘若身體里的器官還能用,我想要捐出來。
著名電視主持人李秀媛:告別式上大家穿鮮艷些
父親五年前往生,沒能留下只字片語,真的很遺憾,所以,我預立遺囑,希望當那天來臨時,不要讓愛我的人擔心。我最重要的財產(chǎn)就是家中三只貓、三只狗,遺囑中我將牠們托付給親朋好友,還附上一筆安家費。
我平均每半年修改一次遺囑,臺北房子留給親人。我為自己舉辦生前告別式那天,媽媽哭了,但后來她也漸能接受這個觀念。我希望,靈堂不要布置得一片死白,讓人看了就害怕,最好來參加的人都能穿得鮮艷些,邊喝下午茶邊欣賞我出外景的影片,若能有人唱歌或爵士樂就更好了。
資深媒體人靳秀麗的遺囑:大體捐贈 簡單儀式就好
預立的遺囑,主要是告知家人,當我瀕危時,請停止無效急救,并將自己有形、無形的財產(chǎn)做個交代。目前我的保險受益人是慈濟和法鼓山兩大宗教團體,剛換的房子則正在考慮要做別的利用,可能將部分留給妹妹的小孩、或是捐作公益?傊,要想個辦法讓它更有意義地延續(xù)下去。
當最后一天到來,我會希望待在熟悉的家里,聽著熟悉的音樂,在家人、好友的陪伴下離開,我希望大體捐贈,只要最簡單的火化、儀式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