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影片《建黨偉業(yè)》的片段,再現(xiàn)的是辮子軍張勛復(fù)辟沖擊民國臨時參議院的情景。影片中這位正襟危坐的老人,名叫林森,時任國民政府臨時參議院議長。他曾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12年,是辛亥革命的先驅(qū),反袁護法的功臣。林森處事低調(diào),不喜張揚,被譽為“平民元首”,同時也因此備受冷落,有名無權(quán)。他的一生坎坷復(fù)雜,耐人尋味。
現(xiàn)場同期聲
福州倉山程埔頭的七星巷內(nèi),靜靜地佇立著一座三層的西洋建筑,附近,類似的老洋房并不少見,但是很少會有人把這一棟房子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一個多世紀以來,小樓就這樣終日守候著它的主人,守候著往日那一段金戈鐵馬的歲月。這里就是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住所——林森公館。作為辛亥革命的元勛,林森也是迄今為止福州籍最大的“官”。
福州閩侯縣詳謙鳳港村,林森的故鄉(xiāng),村外,陶江的水靜靜地流淌著。1868年2月11日,農(nóng)歷正月十八,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jié)的歡樂氛圍中時,陶江渡口旁的林家,迎來了一個呱呱墜地的男嬰。誰都沒有想到,63年后這個懷中的嬰兒會成為后來的民國政府主席。
童年時,林森家境貧寒,但他刻苦好學(xué),在家鄉(xiāng)教會學(xué)校接受了14年的西方教育,充分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髓,立下了振興中華的豪言壯志。19歲那年,林森從鶴齡英華書院畢業(yè)后,遠渡臺灣的西學(xué)堂求學(xué)。這一去就是十年。
當時的臺灣西學(xué)堂不僅可以學(xué)到西方先進的科學(xué)技術(shù),還有中國老師講授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這幾年的學(xué)習(xí),讓林森學(xué)貫中西,迅速成長。
甲午戰(zhàn)敗,腐朽無能的清政府無恥地將寶島臺灣割讓給日本,激起了無數(shù)愛國志士的強烈抗議。充滿愛國熱情的林森也投入到反對割臺的抗日斗爭中,開始了此后一系列的革命活動。
同期聲: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原館長 李厚威
林森先生他可以說是緊跟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期間,他也是非常活躍的,他是這個1903年他就在這個上海成立了旅滬福建學(xué)生會,然后到了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他就把這個旅滬福建學(xué)生會全部轉(zhuǎn)為同盟會做會員,他所以后來領(lǐng)導(dǎo)了九江起義等等,所以林森先生這個在辛亥革命當中貢獻非常大。
1911年10月23日,革命黨人積極響應(yīng)武昌起義,在九江發(fā)動起義,這次起義在辛亥革命史上寫下了重要的篇章,對扭轉(zhuǎn)當時的軍事局勢,促成辛亥革命的勝利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九江起義的主要策劃和組織者正是林森。
同期聲:福建省林森研究會 副會長 林友華
用孫中山對他的評價說,他自從參加興中會以來,無一事無一議不是篤行革命宗旨而不稍怠。對他評價非常高,每個事件都認真履行革命宗旨,都是全力以赴地進行革命工作,所以林森可以算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和親密的戰(zhàn)友。
林森對孫中山先生敬仰有加,在二次革命、護法運動等保衛(wèi)辛亥革命成果的斗爭中,他都堅定不移地緊隨孫中山。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林森將大總統(tǒng)的印授于孫中山。孫中山兩度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與他合作的參議院、國會議長也都是林森。
同期聲:福建省林森研究會 副會長 林友華
臺灣學(xué)者叫朱西寧的說過這樣的話,:“香山翠亨,閩侯鳳港,俱是山明水秀靈氣所鐘之地,便出了孫逸仙、林子超這兩位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達賢。”也就是說他把林森與孫中山相提并論,都認為是民國的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這種親密的戰(zhàn)友關(guān)系也一直再延續(xù)。孫中山逝世后,林森多次正式提出尊稱孫中山為“國父”,并積極為孫中山建造陵寢,樹碑立傳,傾盡全力。
臨時參議院是當時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guān)。擔負著繁重的開國制憲、建章立制以及審議國家大政方針的工作。在林森領(lǐng)導(dǎo)下臨時參議院修訂了著名的《臨時約法》。林森深知“為國家求根本之解決”辦法乃在于法治。
同期聲:福建省林森研究會 副會長 林友華
林森非常重視法制建設(shè),因為他說因為中國人民飽受欺壓,中國人民呢人權(quán)意識以前也不太強,要從根本上改變?nèi)嗣竦恼蔚匚唤?jīng)濟地位,根本的辦法就是實施法治,所以他非常重視法制的建設(shè)。他擔任參議員議長的時候就在他主持下,制定了著名的臨時約法,這是第一部有共和國憲法性質(zhì)的文件。在他擔任參議院議長期間,還制定了參議院法,還有一系列的法律,制定了很多,后來他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時候也身體力行法制,他也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中國根本的出路在于什么,在于實施民主法治。
1931年底,林森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作為一國之首,林森為官處世低調(diào)平和,奉行“不爭權(quán)攬利、不作威作福、不結(jié)黨營私”的“三不”原則,講究“無為而治”。然而,任職期間他倍受冷落,國民黨內(nèi)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給予他“一國之尊”的尊敬,甚至把他看作“國府看印的”。對此,林森卻安然處之,樂得清閑。
胡適曾評價道,林森的無為而治,是性格使然,也是深思熟慮之后的選擇。他的謙遜無為對于避免和緩解“府院之爭”,對于穩(wěn)定當時的政治局勢,頗有重要意義。
隨后,無論是1932年初的“淞滬抗戰(zhàn)”,還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后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中,林森都以極大的熱忱、堅定的立場投入到抗戰(zhàn)救國大業(yè)中。
1943年8月1日,林森在重慶逝世,終年75歲。消息傳到延安,8月4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中共中央的唁電,“國府主席林公,領(lǐng)導(dǎo)抗戰(zhàn),功在國家”。以表對這位“平民元首”的哀思與敬仰。
編導(dǎo) 吳晟煒 攝像 李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