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中國|探訪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光伏長城”

碳路中國|探訪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光伏長城”

  中新網鄂爾多斯1月23日電 題:探訪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光伏長城”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陽光照耀下,連綿起伏的光伏板熠熠生輝,一眼望不到邊。沙海深處,這一奇觀被譽為“光伏長城”。

  屈玉文作為“光伏長城”的建設者和見證者,最近獲悉了一系列助力家鄉(xiāng)發(fā)展的好消息。

圖為庫布其沙漠上的光伏項目。(資料圖)   王榮飛供圖

  屈玉文的老家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附近,該沙漠也是中國的第七大沙漠。

  在日前剛剛結束的鄂爾多斯兩會上,官方透露,2025年該市將實施“三北”工程項目19項,全線貫通庫布其北緣鎖邊林帶,治理沙化土地500萬畝,完成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1000萬畝。

  “更重要的是,要持續(xù)深入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屈玉文作為庫布其治沙企業(yè)億利資源集團的相關負責人,這一消息讓他倍感興奮。

  屈玉文回憶,當他第一次看到沙漠上散發(fā)著深藍光芒的“光伏長城”時,內心激動萬分。而在2023年12月3日,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此舉也創(chuàng)下了全國單體規(guī)模最大光伏治沙項目并網的先河。

圖為庫布其沙漠上的光伏項目。(資料圖)   王榮飛供圖

  據了解,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是“十四五”時期國家第一批開工建設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之一。項目于2021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0萬畝,年均向蒙西電網輸送綠電41億千瓦時,相當于年均節(jié)約標準煤12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9.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95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0.8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23萬噸。

  該基地項目對于世世代代居住在庫布其沙漠附近的民眾而言意義甚大,61歲的溫茂生對此深有感觸。

圖為庫布其沙漠光伏項目航拍圖。(資料圖)   張博供圖

  “風起明沙到處流,沙壓房子人搬走,沙蓬窩窩沙蔥菜,養(yǎng)活一代又一代。”打小備受風沙之苦的溫茂生回憶,為了改變沙區(qū)的面貌,鄂爾多斯市和相關旗區(qū)明確“植被建設是最大的基本建設”,并連續(xù)30多年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沙漠修復征程。如今每到夏天,沙漠變綠洲,風景分外怡人。

  自打庫布其沙漠實施光伏治沙以來,溫茂生聽到最多的詞匯便是“光伏長城”,這也是他最終下決心與治沙企業(yè)合作開展光伏板下有機種植的原因。

  2024年,溫茂生承包土地超過20畝,根據板下的條件和自己的經驗,他選擇種植西紅柿,當年畝產約800斤,按照每斤2至3元計算,每畝可收入2000元以上?!熬蛻{這項收入,一下子家中老小的日常開銷就不用愁了。”

  “來年我還要接著承包土地種植西紅柿?!睖孛J為,在“光伏長城”的護佑下,如今當地民眾不僅實現致富,當地政府部門更是干勁十足。

  記者從杭錦旗政府獲悉,該旗作為黃河“幾字彎”攻堅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之一,2024年全力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加快庫布其沙漠防沙治沙“光伏長城”建設,杭錦風光火儲熱生態(tài)治理項目正是其中之一。

  該項目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以生態(tài)治理為立足點規(guī)劃建設的風光火儲熱多能互補項目。近日,該項目實現首單元并網發(fā)電。外界認為,這是杭錦旗全力推進庫布其沙漠規(guī)劃布局“光伏長城”的一個縮影。

  “光伏長城”的建設征程不僅限于此。

  “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南部,朔方新能源大基地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其中光伏項目規(guī)劃建設800萬千瓦,占地面積約48萬畝。目前,基地200萬千瓦光伏先導工程一二期正在加緊建設?!焙煎\旗朔方新能源大基地項目現場負責人李金裕介紹。

  “在實施光伏治沙后,我們將優(yōu)先推薦周邊農牧民參與到項目中來,讓他們通過出租沙地、安裝、清洗光伏板、參與種養(yǎng)殖項目等多種方式實現增收致富。”杭錦旗林業(yè)和草原局林草事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楊金耀說。

  馬猛是朔方新能源大基地項目的直接受益者。“光伏區(qū)實施種樹種草后,已經固定住了黃河岸邊的那片沙化土地。我把耕地流轉承包之后,還在光伏電廠找到了日常維護的工作,每個月工資5000多元呢?!?/p>

  記者從杭錦旗能源局獲悉,2025年杭錦旗擬實施新能源項目372.7萬千瓦,全力推動能源經濟總量倍增,努力打造全國新能源建設、光伏治沙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樣板,助力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zhàn)。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認為,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在庫布其沙漠打造“光伏長城”,最大的意義在于,能讓“綠起來”和“富起來”相統(tǒng)一,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次絕好實踐。(完)

【編輯:劉陽禾】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