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陳天竺:讓中國古籍活在當下

分享到:
分享到:

(兩會訪談)陳天竺:讓中國古籍活在當下

2024年03月05日 0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丁思)如何讓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閨高閣”,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得以活起來、活下去?全國人大代表、讀者雜志社副社長陳天竺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建議,出版社、圖書館、博物館、文保機構等應該加強合作,在數字化基礎上讓古籍以更便捷的方式惠及讀者、活在當下。

  “藏”與“用”是古籍保護利用中需要平衡好的兩端。常年與文字打交道的陳天竺,非常關注中國古籍的活化利用問題。

甘肅拉卜楞寺藏經樓所藏的佛教古籍。(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九美旦增 攝

  “甘肅是古籍資源大省,主要有傳世典籍、金石文獻、敦煌文獻、簡牘文獻、歷代官私檔案文獻等?!标愄祗谜f,調研發(fā)現,甘肅在古籍活化開發(fā)利用上仍面臨諸多困難。比如古籍資源清查工作尤其是市縣存藏資源清查難度大;等級較高的古籍資源開放程度不夠,數字化程度不高等。

  近年來,中國官方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guī)劃》等,社會各界加強合作,正在合力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古籍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古籍數量眾多,要加大研究挖掘力度?!标愄祗媒ㄗh,首先要梳理呈現中國古籍文化涉及文字承載載體的歷史,以及古籍本身傳承的歷史,包括出版史、印刷史、傳播史等內容;其次,要深入挖掘優(yōu)質內容,從內容傳播的角度進行遴選,用多種形式予以傳播。

  陳天竺說,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古籍活化利用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無限可能。今年春節(jié)期間,甘肅簡牘博物館與甘肅省博物館、蘭州市博物館發(fā)起“三館聯動”大型博物館文化跨界活動,借助科技的力量進行情景再現,讓簡牘文字“活起來”,吸引普通大眾走近簡牘、走進歷史。

  陳天竺建議,未來,還可立足古籍形態(tài)和內容做衍生周邊產品,用新技術展示古籍,營造相關場景;出版書籍、錄制視頻解讀課程、舉辦展覽和特色古籍體驗活動,線上線下拉近古籍與讀者的距離。

  談及古籍數字化的各方合作,在陳天竺看來,“出版社大有可為,它既是整理研究成果的出版者、傳播者,也是古籍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

  陳天竺說,讀者出版集團下屬的8家圖書出版社,立足甘肅特色文化資源,做了大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有力推動了甘肅古籍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目前,該集團正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推進文溯閣《四庫全書》數字化建設和縮版影印等工作,全力推進《甘肅藏敦煌文獻》等重大古籍出版項目。

  陳天竺說,今年,圍繞文溯閣《四庫全書》的活化利用,讀者出版集團還將與甘肅省圖書館聯合開發(fā)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微短劇、短視頻,建設相關數據庫等,讓古籍與現代生活相連接、活在當下。(完)

【編輯:李季】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