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結合話東西方文化交融——探訪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分享到:
分享到:

虛實結合話東西方文化交融——探訪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2024年11月02日 13:0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澳門11月2日電 題:虛實結合話東西方文化交融——探訪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鄭嘉偉

  “哇,這太不可思議了!”

  記者聽見人群中發(fā)出驚嘆時循聲望去,只見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豬首4件銅像分立于玻璃展柜中,展柜背后及兩側是巨型LED屏幕,點點星光從四周匯聚而來,逐漸幻化成圓明園海晏堂以及其余獸首。于是圓明園十二獸首在光影科技的加持下跨越時空阻隔,一齊“回家”。

圖為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展出的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牛首、虎首、猴首、豬首4件銅像。中新社記者 鄭嘉偉 攝

  如此震撼景象僅是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的一隅。記者近日探訪該博物館,預覽博物館首展“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邂逅絲路遺珍”,在一件件文物與一處處裝置設計中,見證一家博物館如何以虛實結合、文化科技融合的方式講述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故事。

  步入序廳,映入眼簾的是穹頂巨型LED屏幕,變幻成各種藻井樣式,將中式文化符號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深入展廳后,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博物館通過科技讓文物“可觸碰”“能說話”。據(jù)策展方介紹,他們將一些文物置于透明OLED屏互動展示柜中,與定向音箱系統(tǒng)結合,通過增強現(xiàn)實技術,將文物與數(shù)字內(nèi)容有機融合。

  元青花鳳穿花卉紋玉壺春瓶正是透明OLED屏互動展示柜中的一件精品文物,通過在屏幕上呈現(xiàn)3D高清形態(tài),觀眾能夠手動控制文物的移動、縮放和翻轉,以更細致觀察文物。作為一件“海撈瓷”,瓶身多處為珊瑚覆蓋,觀眾還能觸摸屏幕,用手“擦除”瓶身上的珊瑚,重現(xiàn)靚麗釉色與紋飾。

圖為保利美高梅博物館透明OLED屏互動展示柜中的“海撈瓷”——元青花鳳穿花卉紋玉壺春瓶。中新社記者 鄭嘉偉 攝

  而另一處展示柜中的清廣彩開光波斯文人物花卉紋盤則更為直白地講述東西方文化往來,作為19世紀中晚期廣彩外銷瓷的代表,觀眾不僅可以放大觀察這件清代出口瓷器上的波斯風格紋飾,還能翻譯出盤上銘文:“由尊敬的陛下,光榮的、卓越的、高貴的、威嚴的馬蘇德·米扎爾·策爾·索爾坦·阿明杜烏拉訂做,伊斯蘭歷1297年”。

  博物館還在很多細節(jié)上展示文明的交融與對話。4件獸首銅像的設計出自意大利畫家郎世寧之手,而整個鑄造工藝則是由中國工匠完成。館藏一件400多年歷史的掛毯系初代澳門總督馬士加路也所訂制,澳門本地工匠負責其中部分工序;掛毯以希臘神話中著名的特洛伊戰(zhàn)爭為主題,左上角的城市圖案又以歷史上一張澳門地圖為原型;掛毯的邊沿,還可以看到中國的鳳凰以及花草圖案。

  此外,展廳地面的九宮格石材拼花,選用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材料,如阿富汗的白冰玉、法國的紅絲綢大理石和巴西亞馬遜綠石材等,并飾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的標志性花紋。

  “我們希望通過自然紋理與色彩的交織,展現(xiàn)出各文明共同演繹的壯麗畫卷。當觀眾參觀完整個博物館時,其實已在不知不覺中‘走’過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和地區(qū)?!北@栏呙凡┪镳^策展團隊代表馬閱說。

  回顧整個參觀過程,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的線索清晰可循,澳門文化和歷史點綴其中,一件件文物、藝術品在裝置藝術和科技的賦能下,將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故事娓娓道來。

  策展方告訴記者,此次展覽有兩大核心理念,一是希望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二是聆聽世界的聲音,通過虛實結合、中西合璧、人文與科技融合的方式,彰顯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作用。(完)

【編輯:胡寒笑】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