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河南安陽的曹操墓被發(fā)現(xiàn),陪葬品很簡陋。
看到這則新聞,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曝光的溫州“百萬豪華墳?zāi)埂保簤災(zāi)狗?層,高約8米,長約20多米,有圍墻、石獅、亭子,遠看就是一座小別墅。其主人在當(dāng)?shù),還不算有名的富商,如果按曹操那個時代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只能算是“四民之末”。
按照一些人的思維,現(xiàn)代普通人的墓葬尚且如此豪華,生前是魏王,死后成帝,統(tǒng)治中國北方絕大部分地方的曹操,豈不是更應(yīng)該奢華無比?
不料,今天人們談?wù)摰膮s是曹操的“薄葬”。當(dāng)時,王公安葬時流行給死者穿上“金縷玉衣”,而后召集役夫,堆土成幾十米高的“丘”,遠遠看去,就像座小山一樣。曹操墓卻是建在一塊不長莊稼的“瘠薄之地”,“不封不樹”,根本沒有任何小山的痕跡,更沒什么值得一提的珍寶珠玉。
“過荒陌,見古冢累累,知幾人為賢,幾人為愚?”這是古埃及《對話錄》中的一段話。其實,豪華墓地建成后,歷經(jīng)百年,又有幾人知道這里埋葬的人是誰;等到墓地被風(fēng)吹雨淋,逐漸破敗后,又有幾人知道墓主是貧是富?
由此可見,豪華的墓地擋不住記憶之河的沖刷,最后留下的依舊是一堆泥土。所以,與其砸錢去建豪華墓地,還不如把錢投到其他更能保留人們記憶的公益事業(yè)中。
這樣,我們至少可以比1700多年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更高明一點,對吧?
黃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