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堂而皇之地搶,而且都是單個行動”
當(dāng)時二十歲的莫里斯·埃里松,后于1886年即圓明園遭劫二十六年之后,寫了一本關(guān)于那次中國遠征的書《一個赴華翻譯的日記》。他在書中用了兩個章節(jié)的篇幅講述對圓明園的大掠奪。埃里松還對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搶掠方式加以比較,這起碼是人們沒想到的一點,在此值得一提。他津津樂道地對兩個“聯(lián)合的民族”在搶掠方面的“特點”進行對比:法國人毫無章法,甚至是一種無政府狀態(tài);而英國人則是有組織有安排,有條不紊。
“法國人堂而皇之地搶,而且都是單個行動。英國人比較有條理,他們能很快就明白應(yīng)該怎么搶,而且干得很專業(yè)。他們都是整班行動,有些人還拿著口袋,都有士官指揮。有個難以置信,但又是千真萬確的細節(jié),就是那些士官都帶著試金石。見鬼!他們是從哪兒弄到的試金石?”
由此看來,掠奪方式和手法多種多樣,沒有一定之規(guī),就看你是業(yè)余的還是專業(yè)的!
“炮兵們個個身上都裹著皇后的絲袍”
埃里松以一個普通目擊者的身份目睹了對圓明園宮殿的搶劫行動,他把此稱為“印度大麻吸食者的美夢”:
“面對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開眼界,忘都忘不了。人頭躦動,膚色不一,類型各異;那是世界人種的大雜燴,他們一蜂窩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銀財寶撲去;他們用世界上各種語言喊叫著。”
他描寫那些士兵:“一些人埋頭在皇后那一個個上了紅漆的首飾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幾乎淹沒在絲綢和錦緞堆里;有些人胸前掛滿大珍珠串,把些紅寶石、藍寶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內(nèi)衣、軍帽里滿揣滿掖。還有些人抱著座鐘、掛鐘往外走;工程兵帶著斧頭,他們?yōu)榱税谚偳对诩揖呱系膶毷〕鰜,就揮斧把家具劈開。還有那么一個人,看見一個漂亮的路易十五時代的座鐘,因為表盤上的時間數(shù)字是水晶石的,他以為那是鉆石,就把那表盤取了下來拿走。時不時有人呼叫:‘救火!’人們慌忙趕過去,東西掉得滿地都是,火舌舔噬著宮殿的豪華內(nèi)壁,大家用絲綢、綢緞床墊和皮貨壓息火焰,那真是一場印度大麻吸食者的幻夢!
皇家宮殿被搶劫破壞的悲慘場面令埃里松感到難受。他從宮殿走到庭院,觀賞這座園林,覺得舒服些。不過他又看見到處都是跑動著的搶劫人群,他們“朝宮殿、寶塔、文源閣跑去”。
夜幕降臨時,埃里松才回到營房。他遇見一些士兵,個個都滿載著戰(zhàn)利品,從銀質(zhì)鍋到天體望遠鏡,還有六分儀,五花八門,其實他們肯定帶不走這些東西。他還特別強調(diào)了英法兩個軍營的不同之處:“英軍軍營里人也同樣很多,但一切都極為有序。而在我們這兒,整個就是個化裝舞會。炮兵們回來時,個個身上都裹著皇后的絲袍、胸前掛滿了清朝大官的朝珠。人家那邊則把東西都碼放在各個營帳里。”
正因如此,在圓明園前度過的第二個夜晚是“難以忍受的、噪雜的、令人暈頭轉(zhuǎn)向的”。埃里松還寫道,孟托邦將軍在法軍軍營中,在扮成大清國官員或公主的士兵中走來走去,像父親一般規(guī)勸他們把那些華麗俗氣的舊衣服脫去,把那些笨重的戰(zhàn)利品扔掉,并向他們許諾說,到了北京,他們會搞到更好的物件。炮手迪博斯克拉爾服從命令,把已經(jīng)抱在懷里的東西包括滿滿一桶首飾統(tǒng)統(tǒng)扔到了地上。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