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网,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行業(yè)專家勾畫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受益路線圖(2)
2010年06月08日 11: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東風日產剛剛以進口的方式導入了純電動汽車,并一直在積極加快研發(fā)和導入純電動車的工作進度。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我們把電動車、零排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我們把電動車在中國國產做到5萬臺,每臺成本可以降10萬下來,如果做到50萬臺,我們就可以做到和汽油車差不多的價格。同時,我們也在考慮商業(yè)模式,現在一輛電動車要賣30萬,30萬比汽油車貴了十幾萬,電動車中價格最貴的就是電池,但電池的使用成本比汽油要便宜一半。如果國家整體調配資源,使電池可以租用,加上電池的攤銷成本,電池的使用成本和汽油車的使用成本應該差不多!

  “隨著形成規(guī);a,整車價格肯定要降下來。此外,從長期來看,資本導向性影響更大,因為資本投進去后,勢必影響到將來的整個產業(yè)的商業(yè)模式。”汪劉勝補充表示。

  國元證券也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速度很可能超出市場預期。雖然此次試點方案的方式帶來的效果將低于市場預期,但仍然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的標志性事件。從長期來看,此次略低于預期的消息帶來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及個人消費者消費觀念的快速轉變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速度很可能超于此前市場的預期,由此帶來的投資機遇也將更加廣闊。

  惠及材料領域但技術含量有待提高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連帶性較強的產業(yè),除本身常規(guī)汽車相關鏈條外,還涉及電池、電控及相關制造原料產業(yè)。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將會給電池、電機上游的鋰和稀土等原料行業(yè)帶來更多的機會。不過,業(yè)內專家認為,在材料領域的技術儲備仍有待提高。

  據介紹,鋰電池的生產又可拆分為隔膜、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4個子行業(yè),這些材料分別占鋰電池成本的40%至46%、10%至14%、5%至11%和5%至15%。其中,隔膜是鋰電材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70%以上。隔膜的性能優(yōu)劣,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huán)及安全性能等特性,目前國內尚無公司能夠生產,包括比亞迪在內都需要進口。目前,生產小型鋰電池隔膜的佛塑股份承擔了國家863計劃中隔膜技術的研發(fā)任務。

  電解液號稱鋰電池的“血液”,江蘇國泰是國內生產電解液的龍頭企業(yè),該公司正在研發(fā)被國外壟斷的六氟磷酸鋰項目的合成技術。六氟磷酸鋰是生產電解液的重要電解質,占電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主要依賴進口。由于生產技術難度非常高,在國際上由東電化學工業(yè)、森田化學等幾家日本企業(yè)壟斷。國內還有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設計研究院、山東肥城市興泰、天津金牛等企業(yè)能生產,但產能較少,品質與國外有很大差距。

  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領域,國內企業(yè)的相對市場占有程度較高。不過,在正級材料企業(yè)中,大多數生產鈷酸鋰、錳酸鋰等,真正生產磷酸鐵鋰的廠家有限。在上市公司中僅有杉杉股份一家掌握磷酸鐵鋰生產技術。在負極材料中,主要是改性石墨,技術門檻不高,并且在磷酸鐵鋰電芯成本中占比僅5%左右。行業(yè)內勝出的企業(yè)主要靠規(guī)模,上市公司相關的企業(yè)主要是中國寶安旗下的深圳貝特瑞和杉杉股份旗下的上海杉杉。

  國都證券研究員肖世俊建議,從資源稀缺、技術壁壘、產業(yè)鏈控制等角度選擇鋰電投資機會。其一,重要礦產資源需求猛增后稀缺價值凸顯,資源類公司受益,如鋰礦、鎳鈷礦等,A股重點上市公司有西藏礦業(yè)、吉恩鎳業(yè)、天齊鋰業(yè)(擬上市);其二,選擇生產技術壁壘與資質要求高的鋰電關鍵材料廠商,如正極材料、電解質、隔膜等,重點公司有杉杉股份、當升科技、江蘇國泰、多氟多、佛塑股份等。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表示,在全球倡導新能源、節(jié)能減排、低碳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稀土作為下游材料得到快速發(fā)展。據統(tǒng)計,到2009年,新興領域稀土需求在國內總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55.2%。再加上本輪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催生,想必稀土將愈發(fā)稀缺。

  作者:記者 劉振冬 尹乃瀟 實習記者 鐘源/北京報道

參與互動(0)
【編輯:陳鑫】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