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第四色,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2009年中國車市中盤解讀:09車市增產易增收難
2009年06月15日 08:53 來源:廣州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前5月轎車銷售260.35萬輛,1.6升及以下轎車銷量達181.1萬輛,2.0升及以上車型銷量下滑近一成。

  車企遭遇“旺丁不旺財”煩惱,多數車企利潤下滑。

  憂 車市畸形繁榮

  6月上旬,就在國內各大車企和媒體再度為5月份車市交出的漂亮答卷而歡欣鼓舞的同時,另外一組數據的發(fā)布卻向我們揭示了車市的隱憂。

  6月8日,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今年前5個月,國內共實現(xiàn)汽車產銷483.77萬輛和495.68萬輛,同比增長11.10%和14.29%。其中,交叉型乘用車(微型客車)和1.6升及以下車型增速最為顯著,交叉型乘用車產銷75.10萬輛和77.53萬輛,同比增長50.00%和50.78%;1.6升及以下轎車銷量達到181.8萬輛,同比增長在35%以上。

  但這兩者也是今年1~5月中國車市一片紅火的主力軍,除了這兩大市場,中大排量的轎車、MPV包括整個商用車市場,整體表現(xiàn)均不理想,以2.5升~3.0升轎車為例,5月份,這一市場的車型整體銷量比4月下降18.0%,比去年同期下降7.25%。

  商用車市場的表現(xiàn)同樣如此,前5月,商用車細分市場中跌幅最大的下降達到63.05%。

  中國車市的這種畸形繁榮也引起了業(yè)內專家的擔憂,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助理秘書長朱一平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銷一直呈現(xiàn)結構性增長態(tài)勢,乘用車產銷的增長主要拉動因素是交叉型乘用車和1.6升及以下的轎車,朱一平坦言: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yè)的盈利”。

  熱 1.6升及以下車型大賣

  6月6日,廣州汽車市場,在1.6升軒逸和1.8升思域之間作比較的消費者徐女士最終選擇了后者,原因很簡單,“我是想買軒逸1.6升,但這款車賣得太好了,根本沒車,找了熟人幫忙在經銷商那里也沒有什么優(yōu)惠。思域就不同了,雖然不能享受購置稅的優(yōu)惠,但經銷商給我讓了1萬塊錢,還有精品送,車也是現(xiàn)車,為什么不選它呢?”

  徐女士遭遇的困惑也正是目前車市真實的寫照,受國家1月份出臺的1.6升及以下排量轎車購置稅減半征收的優(yōu)惠,從2月份開始,國內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轎車銷量就開始大幅飆升,再加上2008年年底各大車企對2009年車市作出的計劃相當保守,兩大因素合力之下,2月份以來,國內市場上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轎車幾乎全線告急,TIIDA、軒逸1.6、飛度、鋒范等熱銷車型的市場訂單更是達到1個月左右。6月6日,東風日產廣州一家經銷商無奈地向記者表示:“軒逸現(xiàn)在真的沒車,天籟好一點,一個星期就能給車,要不要考慮下?”

  一面是小車要排隊等車,一面是大車要降價拋售,冷暖不均的車市中最幸福的顯然就是那些車型集中在1.6升以下排量的汽車經銷商,6月10日,上海大眾斯柯達廣物駿達店副總經理莫秀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晶銳全部是1.6升以下的,明銳也有1.6升的排量,我們的兩款車都可以享受政策的優(yōu)惠,賣得當然還可以了。”

  核心閱讀:

  上周,5月車市相關統(tǒng)計數據陸續(xù)出臺,中國車市再度以產銷雙雙突破100萬輛的成績,超過美國汽車市場將全球車市冠軍的寶座據為己有,這也是今年開年以來中國車市連續(xù)5個月稱雄全球車市,前5月,中國車市汽車銷量也已經達到495.68萬輛,比2008年大幅增長14.39%。

  在經歷近半年的火爆增長之后,多數車企開始將緊繃的神經放松,擴產、提高目標正成為車企近期最感興趣的話題。但市場陰影仍然存在,前5月,在車市的各大細分市場中,除受政策利好拉動的1.6升及以下排量轎車銷量大幅增長近四成外,2.0升及以上轎車、MPV以及商用車市場,銷量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滑,車市發(fā)展呈現(xiàn)出明顯的畸形。

  讓人警醒的是,出現(xiàn)下滑的正是汽車企業(yè)利潤豐厚的細分市場,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盡管2009年1月~4月中國車市銷量大幅增加15%左右,但在19家主要汽車企業(yè)中,10家企業(yè)今年利潤為負增長,4家企業(yè)虧損,僅5家實現(xiàn)利潤增長。

  增產卻難增收,成為擺在車企面前的尷尬事實。

【編輯:陳鑫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