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社区在线影视WW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A级高清毛片91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誰敢不加長? 豪車“屈從”國人消費習慣

2010年07月07日 09:59 來源:解放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6月17日,奔馳全新長軸距E級轎車在華上市,這也是奔馳在國內(nèi)生產(chǎn)的首款加長版轎車。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寶馬全球首發(fā)了全新一代的長軸距版國產(chǎn)寶馬5系,而奧迪旗下的行政級車型A4L、A6L、A8L均已是加長版。

  今年,“L”(車型加長)旋風席卷中國豪車市場。三大豪華品牌的一致動作再一次印證:在中國銷售的豪車豈能不加長?眾多豪車與海外原版相比,共同特征均是被拉長,這一現(xiàn)象極具中國特色。甚至可以說,在國產(chǎn)高端車型的市場定位中,長度、寬度似乎比直接的價格搏殺更能讓消費者心動。

  奧迪曾表示:“在中國,車尾的‘L’標記不僅僅代表一個車型,更代表一種需求甚至是一種文化”。的確,在中國市場,“L”早已成為豪華廠家的致勝法寶。

  奧迪是 “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2005年,奧迪率先推出了新一代奧迪A6L。這款A6L比原來的A6長了126毫米。同時,奧迪首次把加長的字母“L”標識于車尾。奧迪開辟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后,銷量一路上揚,A6L上市一年后銷量同比增長達64%。此后,奧迪旗下的主打車型A4L、A6L、A8L,都把“L”風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2009年主打運動市場的奧迪A4加長變身A4L后,一度飽受質(zhì)疑——車型加長后,操控性下降,還能贏得消費者追捧嗎?銷量證明奧迪的這一步走對了。當年A4L的市場銷售扶搖直上,上市后連續(xù)7次打破該車型單月銷量紀錄,去年累計銷售37461輛,相比上一代車型同比增長82%,領先于競爭對手,甚至改變了中高檔轎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而2009年奧迪推出的全新A6L車身長度更達到5035毫米,配備了一系列豪華裝備,A6L由此去年銷量突破10萬輛,成為國內(nèi)第一款年銷量超過10萬輛的豪車。

  奧迪加長車型的大獲成功,讓寶馬開始“轉變思路”。 2006年,這個最講究車輛操控性的品牌開始迎合中國消費者,推出寶馬5系Li長軸距版車型,直接和A6L對抗。令寶馬欣喜的是,5系車型隨后銷量大幅上揚。在今年的北京車展,寶馬全新一代5系長軸距版索性打著“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口號橫空出世,軸距比海外標準版5系長了140毫米,比起上一代5系車型增加了80毫米。與此同時,全新一代5系充分體現(xiàn)出了對后排乘客的照顧,在后排增加了可儲物的扶手箱、影音娛樂系統(tǒng)、車載冰箱等。據(jù)悉,目前寶馬正打算推出“L”版的3系車型。

  奔馳則是最晚一個推出加長版車型的豪車品牌。奔馳曾一度固執(zhí)地堅持其旗下車型的原汁原味,上一代E級車型堅持不 “加長”,后排空間一直遭人詬病,結果就是銷量低迷,被對手拋在身后。在銷量與利潤的現(xiàn)實壓力下,奔馳不得不放下身段,今年推出加長版新E級。國產(chǎn)的新E級加長版就在原型車的基礎上加長了140毫米軸距,軸距達到了3014毫米,超越了A6L。

  加長版車型備受追捧,得益于抓住國人的消費心理。國人一向喜歡追求車內(nèi)空間的寬大與舒適,豪華車主尤為注重后排的舒適度。在消費需求尚未擺脫“形象”、“面子”的國內(nèi)豪車市場,“加長版”車型意味著檔次與豪華,幾乎成了商務人士、私營業(yè)主的首選。此外,多數(shù)豪華車主難得親自駕車,他們對車輛的操控性要求不顯著,后排空間的寬敞、車輛的舒適性配置才是他們的第一需求。筆者現(xiàn)在仍清晰記得陪伴一位朋友購豪華車的經(jīng)歷,當時他看了寶馬5系和奔馳E級車型,草草聽導購講解發(fā)動機、變速箱的數(shù)據(jù)后,從口袋拿出皮尺,丈量2款車的精確車身長度。比較一番后,最終選擇了車身更長、更為氣派的寶馬5系。

  其實,從奧迪推出第一款加長版車型以來,所有豪車只要進入中國,就想辦法變得更長。我們因此看到一輛又一輛加長車型,如沃爾沃S80L、雷克薩斯LS460L等。隨著國產(chǎn)寶馬新5系、奔馳新E級長軸距E級長軸距版車型的上市,今年加長版豪車競爭將愈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加長車型已不僅出現(xiàn)在國內(nèi)的豪華車型中,中級車,緊湊型車、小型車甚至連SUV車型也出現(xiàn)了“加長”現(xiàn)象。不久前上市的國產(chǎn)版途觀,其車長就比進口版加長了68毫米。未來,將有更多車型“入鄉(xiāng)隨俗”,加長軸距,尾部帶上“L”標識。(沈新華)

參與互動(0)
【編輯:李建宗】
    ----- 汽車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