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7日電 廈大校友、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日前重返母校參加校慶活動,在7日下午的海峽兩岸文化論壇中,這位“鄉(xiāng)愁詩人”將向母校師生再次朗誦這首《浪子回頭》,表達他對母校的懷念。在接受采訪時,余光中再次表達了他對鄉(xiāng)愁的理解和對廈大的記憶。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余光中在《同一首歌》現(xiàn)場再度朗誦了他的《鄉(xiāng)愁》,對于當時的心情,余光中說,該詩本來就是淡淡的哀愁。朗誦時太激昂或太悲壯,都不符合自己當初寫這首詩的原意。因為這首詩的語言非常單純,形象也非常單純,郵票啦、船票啦、墳墓啦,由于帶一點兒童的懷舊,里面的感覺始終是淡淡的哀愁,讀得太濃反而不好。
在被問道如何理解鄉(xiāng)愁時,余光中這樣說道,最基本的鄉(xiāng)愁是地理的,再往上面一層則是文化的,是更為深厚的情感。想念故鄉(xiāng)是人之常情,為什么想念呢?除了故鄉(xiāng)的人和事,還有悠久的歷史,有民俗和文化,所以,鄉(xiāng)愁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地理的東西。
在談到自己對母校的回憶時,余光中說,當初來讀廈大之前,生在南京、讀書在四川,大學一開始是在南京大學就讀。對自己生命來講,最大的印象是,新的校園是海邊的校園,海的深沉博大給自己的影響很大。那時候,“我讀廈大外文系,有一天外教老師問我們將來做什么,問到我時,我毫不猶豫地說,‘I want to be a writer.’當時我蠻相信將來會從事寫作,我雖然在這里只讀了一個學期,但那時我已經開始寫作了,詩、翻譯和論文曾經刊登在廈門的報紙上,這是我寫作發(fā)表的開始! (王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