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的香港,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小學生,都要齊齊學好普通話的「波、婆、摸、科」;打開報章的招聘廣告,不少高薪優(yōu)職都要求應微者操得一口流行普通話。如此發(fā)展,普通話會否在二十一世紀取代廣東話,成為香港人的母語?
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fā)展中心主任何偉杰認為,普通話未必能替代廣東話在港的地位,兩者最終將會并存,普通話可用作商貿和教育,廣東話則可作為交際語言。
何偉杰指出,廣州和深圳同樣是方言社會,市民日常社交都用廣東話交談,但由于學校以普通話教學,故當地人都能操流利普通話。
他說,普通話無疑會成為香港一種重要的經濟語言,例如外商要以香港作為進軍內地市場的基地,香港便要提供能操普通話的人才。而隨著內地游客日益增加,不少行業(yè)在接待游客時,亦要用上普通話。
另外,普通話在教育上的角色也日益重要。較早前一項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普遍認同以普通話教中文的好處,但其中九成人卻自認未具充分能力以普通話教學,故反對推行有關措施。
何偉杰認為,教師反對以普通話教學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過往的培訓都是以廣東話教學。但他認為,透過再培訓現職教師,以及加強師資的培訓,問題將可以解決,而教師亦不得不適應這個新趨勢。
他又指出,香港是一個現實的城市,若市民覺得有需要多用普通話,自然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