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亮 林奕華專欄
娛樂新聞與新聞最大的不同,就如生魚片可以有不同吃法。有人絕不容許鮮味受到醬料的玷污,也有人其實不是愛吃魚卻是借它來品嘗醬油的咸、芥末的辣。新聞猶如前者,娛樂新聞則是后者———誰都知道它的意義是給生活增添調(diào)劑———如果不叫“渲染”。
換了很久的以前,媒體與藝人仍舊一團(tuán)和氣———娛樂新聞便好比糖水與蜜餞,寫的讀的是一般窩心。但在今天,大眾的口味早變成非“辣”不愛。是以打開娛樂版最好就如徒手剝開頂級紅辣椒,非要有把人嗆得下淚的標(biāo)題映入眼簾不可———是下意識抑或潛意識作祟皆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刺激味蕾的話題與人分享,今天豈非吃什么都淡出鳥來?
任何食物放下鍋都用辣椒來炒是四川人的烹調(diào)法,本地媒體對待娛樂新聞也學(xué)會這一招。但是炒得多香多辣主要得看材料,以早前的肥肥追思會為例,如果不是因為鄧光榮、鄭少秋,怎樣看都像棉花糖。即便有大佬嚴(yán)厲嗆聲,秋官的辣味也只是接近“水煮”———辣的是周圍,不是他本身。換上秋官的老好拍檔汪明荃,大眾的看法自然不一樣。
照說沒有一定程度的“辣”,誰又會被冠以“監(jiān)制”和“阿姐”的尊稱?但請勿忘記,1975年無線拍攝《紅樓夢》,飾演賈太君口中“鳳辣子”王熙鳳的是鄭少萍,林黛玉才是汪明荃。兩年后《家變》登場,那是陳韻文力薦、梁淑怡大膽起用而把古裝美人改造成電視劇中第一代職場女性的成果。自此之后,汪明荃從沒脫離女強人角色在戲里戲外帶給她的影響:婚姻、事業(yè)、健康、政治生涯,以至身為藝人對于感情生活的處理態(tài)度,無一不是給廣大觀眾奉上“個性演出”。
汪明荃的個性就是“辣”?以奧運金牌精英大匯演中她被嗆聲“對運動員不禮貌”事件為例,媒體明顯是把她往潑辣、麻辣的一邊推。但四十年來從熒屏認(rèn)識阿姐,或在媒體聽她發(fā)表意見,大多數(shù)人想必同意她多憑率性發(fā)言。與其以犀利形容,不如說她從不顧及風(fēng)頭火勢。我行我素如她,有自我中心一面,也有忠于自我的時候。所以才會被詬病的是語氣———但在某些人的耳中(如我)———可愛的也是語氣。
是“倔”(強),不是“辣”。奈何我們的味覺都被集體嗜好麻痹得七七八八。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jìn)入社區(qū)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