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熊貓”和“功夫”這兩樣最中國的元素在一部好萊塢電影中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夢工廠動畫大片《功夫熊貓》上周末正式登陸內地院線,首日票房就突破了1000萬元,業(yè)內人士預測,該片極有可能成為第一部在中國票房過億的動畫片。而在上海電影節(jié)期間先行舉辦的一場慈善首映會上,滿場觀眾笑聲此起彼伏,從開場第一分鐘起鼓掌,到長長的片尾字幕放完很多觀眾依然戀戀不舍,這在動畫片放映場合幾乎盛況空前。而在先于中國上映的北美地區(qū),《功夫熊貓》也創(chuàng)下了夢工廠出品的非續(xù)集類動畫電影首周末票房的最高記錄。
是什么使熊貓“阿寶”得到了東西方觀眾的一致喜愛?中國元素在好萊塢的大放異彩又該讓中國電影人得到何種啟示?
觀眾遺憾:“阿寶”并非中國產
“第一次感到好萊塢電影如此親切!”《功夫熊貓》得到中國觀眾的共鳴并非偶然。從片頭剪紙畫的夢工廠標志動畫,到長達6分半鐘,融合了剪紙、潑墨、皮影等多種中國文化元素的片尾動畫,從中西合璧的音樂到故事編排,甚至“烏龜”、“師傅”等詞匯都直接以中文進行發(fā)音,看完影片的中國觀眾幾乎都能感受到除去商業(yè)企圖外,好萊塢向中國文化致敬的誠意。
影片中,功夫、熊貓、山水、太極、廟會、毛筆字、針灸是中國的;動物們吃的是面條,用的是筷子,熊貓“阿寶”的補丁重重的大褲衩也極具中國鄉(xiāng)村風情;猴子、毒蛇、丹頂鶴、老虎、螳螂則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中幾路最知名且最具特色的拳法代表。而故事本身也同樣充滿了中國哲學,如禪意十足的“活在當下”、“世上沒有巧合”的因果論,中國文化中最為靈異的千年烏龜作為一代宗師的羽化成仙等等。
看著中國人最熟悉的文化元素組合于大銀幕上,爆發(fā)出了最令人發(fā)噱的“笑果”;看著中國人最鐘愛的國寶熊貓,通過好萊塢的畫筆,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無怪乎,不少觀眾走出影院都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這么好的題材、這么討人喜歡的影片為什么不是出自中國人之手?
業(yè)內啟示: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生命力
事實上,這已不是好萊塢第一次向中國文化“偷師”了。前有迪斯尼動畫大片《花木蘭》、去年在中國取得票房佳績的《寶葫蘆的秘密》,而在最近上映的《功夫之王》里,孫悟空、白發(fā)魔女、金燕子、少林、醉拳、鐵頭功等數不清的中國元素更是被一鍋亂燉。
業(yè)內人士評價,《功夫熊貓》比之《功夫之王》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中國元素在影片中不再只是一個個符號,真正透出了蘊藏的中國人的處世哲學,而由杰克·布萊克配音的熊貓“阿寶”在不經意間還顯出一絲美國青年的舉手投足。中國觀眾驚喜于中國元素的闡釋到位,大洋彼岸的美國觀眾則在一派新鮮中找尋到了認同感。
導演陸川表示,《功夫熊貓》的創(chuàng)作者對東方生命哲學,從內在因果邏輯到外在物化表象都有非常精湛的了解,在這部外國人拍的中國題材動畫片里,我們熟悉的傳統(tǒng)文化不再是束縛創(chuàng)作的沉重包袱,而成為了最鮮活、有力的滋養(yǎng)。
“阿寶”之后,好萊塢的另一動畫巨頭迪斯尼正在籌拍又一部以熊貓為主角的影片《熊貓回家路》。當中國熊貓挾著好萊塢颶風在全球市場席卷票房之時,坐擁寶藏的中國電影人除了投以艷羨之外,是否還能坐視不理?(記者 施晨露)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