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當局的運道實在是壞到家了。油電漲價、股市暴跌的“突發(fā)狀況”造成的困局尚未得到緩解,又趕上了一個不期而至的“海鷗”,豪雨肆虐臺灣,許多地方出現(xiàn)了農田被淹、房屋被毀、人員傷亡的慘重災情。他們又一次成了民眾嗆聲的對象——
運道不好造成的“黑暗日子”其實并不可怕,所謂的民調“死亡交叉點”不過是自己的政治對手為了推波助瀾、落井下石而憑空杜撰出來的一個“政爭概念”,大可不必太過在意。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因為自己只注重解決個體事件之“標”、無暇顧及或輕忽了當局施政之“本”,從而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亂了方寸,使一個個并無太大關聯(lián)的“突然狀況”最終都轉換成為社會各界質疑自己施政能力的“佐證”,進而成為一股足以摧毀民眾對新當局信心的“持續(xù)性風暴”。
花拳秀腿沒用 治標不如治本
雖然馬當局在水患面前反應迅速,所有高官在第一時間停下手中的工作,每日下鄉(xiāng)勘災、慰問災民,行政部門緊急召集各“部會”研議救助與紓困方案,做了他們眼下所能夠做的一切。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他們應該明白,那些受災的民眾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在這次水災中能夠領到多少賑災款,而是希望通過這次賑災,看到一份重在防范、切實可行、讓他們從此遠離水患的治水規(guī)劃。
同樣的,民眾對于馬當局在拼經(jīng)濟方面的表現(xiàn),最大的興趣點或者說最大的期望,也是希望看到他們在搶救股市、拉動內需的過程中能夠少一點急功近利的“花拳秀腿”、多一些“引活水”的“治本”動作。
繼續(xù)大拋政策利好民眾冀望
令人欣喜的是,本周,馬當局在面對兩岸包機直航引來如潮好評這個“亮麗的成績單”和股市見漲這個“從天而降的喜訊”的時候,沒有“自我粉飾”,也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如釋重負”的樂觀情緒,而是繼續(xù)大拋政策利好:“行政院會”討論通過了“大陸投資金額上限松綁及審查便捷化方案”,讓一大批處于發(fā)展困境中的島內企業(yè)看到了明天的希望;“經(jīng)濟部”表示,將在8月提出“陸資來臺投資辦法”,使大陸資金有機會來臺上市、投資“愛臺十二項建設”;“金管會”宣布將配合“經(jīng)濟部”8月開放大陸資金來臺投資案,提出“大陸資金直接投資臺股案”;與此同時,“教育部”為配合推動兩岸經(jīng)貿開放,決定修訂“大陸地區(qū)文教專業(yè)人士及學生來臺從事文教活動審查要點”,研議推動大陸學歷認證、大陸學生來臺攻讀學位等“敏感事宜”。“治本”的決心愈發(fā)清晰可見。
實事求是講,對于馬當局已經(jīng)找到了臺灣經(jīng)濟的“治本”之道這一點,島內并沒有太多的質疑,眼下人們最為擔心的是他們是否能夠在這條道路上順順當當?shù)匾恢弊呦氯。誰都知道經(jīng)濟上的“治本”之道離不開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的配合,而恰恰在這一點上,馬當局還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還有許多難題亟待破解。
審扁攻防戰(zhàn)考驗馬決心
其一,對查辦“扁府”系列貪腐案究竟該抱持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本周,一條臺灣“高等法院”駁回陳水扁要求返還“公務機要費”案相關證物的抗告的消息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要求馬英九“依法解密”案件證物的呼聲再度響起。而陳水扁的態(tài)度是“會再次提出抗告”。有意思的是民進黨方面偏偏在這個時候開始響起了請扁出山、與其他“天王”一道“拔劍再戰(zhàn)”的聲音。很顯然,馬英九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同意“解密”,必然會引起綠營的激烈反制;不同意“解密”又會招來社會輿論“出于政治考慮,協(xié)助陳水扁持續(xù)利用抗告等訴訟程序,拖延司法偵審進行”的罵名。從他的一番“外面的聲音,我都有聽到”,但是否會“解密”“必須依法律來做”的回答,便可窺見他此時所遭受的“煎熬”。
其二,“首長特別費案”該不該“除罪化”?還是在本周,島內檢調部門依“貪污治罪條例”,對包括前“法務部長”施茂林、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在內的5名前綠營高官正式提起刑事訴訟。民進黨內對此反應強烈,已決定大動作反制,除了痛批檢調“辦綠不辦藍”,還由“立院”黨團出面重新對包括連戰(zhàn)、蕭萬長等在內的97位藍營重量級人士的特別費問題提起控告。事情再往后發(fā)展,結果只能是:6000名官員將被牽扯其中,人人自危;整個司法與檢調都會被拖累,什么事情也別干了;尤為重要的是,藍綠惡斗必將戰(zhàn)火重起,拼政治又將成為島內政壇的主軸。所以,跳出綠藍之爭,從符合社會大眾的利益與期待的角度盡快化解“特別費”這項“歷史共業(yè)”,是馬當局必須“誠實面對”的嚴重問題,千萬不能再拖下去了。
其三,在現(xiàn)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該不該大陣仗地去查辦其他一些過程復雜、爭議很大、隨時可能挑起綠藍之爭的案子,比如“鐽震案”?
在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政治難題面前,馬當局更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分析人士給他們的一條建言——“維護法律正義”并不在一朝一夕之功、一人一事之效,“喚回社會公義”更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想有時間達成這些目標,可行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用人人都看得見的拼經(jīng)濟的實際成果去維系選民對新當局的信心。 (謝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