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臺灣內部各類民調紛紛出籠,這些民調的對象不同、問題不盡相同、目的也不同,卻反映了共同的趨勢,民眾對經濟不好的焦慮可能是臺灣歷年來最嚴重的時刻。
近來民調特多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選舉在即,許多媒體都想要知道民眾最關心的事項究竟是什么?民眾對政策的滿意度究竟有多高?另一方面,時值年度交接的時刻,人類向來喜歡“新年新希望”,所以各類新愿望的民調也成為各類團體關注的焦點。
如果從這些民意調查來看臺灣現(xiàn)況,幾個趨向特別值得注意:
第一個趨向,對臺灣過去經濟發(fā)展停滯且貧富差距擴大普遍不滿。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不滿的氣氛橫跨不同產業(yè)、不同階級,這種不滿意度高達七八成。
第二個趨向,民眾普遍期待政治上的一個突破,能解決臺灣內部政局不安與兩岸關系。
第三個趨向,這類對經濟不安的焦慮已快速蔓延至原應天真無邪的孩童。
臺灣有一個社會福利團體——— 兒童福利聯(lián)盟專門關注弱勢兒童問題。該團體最近也發(fā)表了一份較不一樣的“民調”,他的對象是12歲以下的兒童,以開放式問答請這些兒童們寫下他們希望臺灣地區(qū)新領導人能為他們做的一件事。調查結果整理成44類愿望后,發(fā)現(xiàn)一半的愿望與經濟有關。無獨有偶,臺灣中部的彰化縣,去年底在縣政府設了一棵許愿樹,請全縣兒童寫下新年愿望,結果近半的愿望也與家庭經濟生活有關。孩子們以童言童語寫著,“希望爸爸找到工作”、“希望食物不要再漲價”、“希望學費不要再漲價”等等。這都深刻反映了此刻的臺灣,同時面臨經濟衰退、工作機會減少,以及物價上漲的雙重壓力。
位于臺北冷氣房內的政治人物,很難想象這種經濟壓力在臺灣內部已高至如此。事實上,在這次選舉初期,部分支持民進黨的學者也認為,4年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時,當時國民黨的選舉主軸打的就是“經濟牌”,結果還是輸了選舉;若以經濟成長率等數(shù)據(jù)來看,去年臺灣的經濟成長率方面比4年前更好,因此,當時不會成功的“經濟牌”,今年也不會成功。
綠營顯然低估了此刻臺灣民眾對經濟停滯、通貨膨脹的焦慮。這種焦慮是對年年預期失望后的累積結果,不是少數(shù)出口廠商大幅成長而拉升的數(shù)據(jù)所能安撫的。
過去臺灣在經濟發(fā)展上的經驗是 “明天一定比今天好”,經歷數(shù)十年的打拼,人民也確實累積了相當?shù)呢敻。因此,臺灣2001年出現(xiàn)第一次的經濟負成長后,民眾雖不滿,但不會直接沖擊到生活層面;而后,部分民眾以借貸的方式來解決財務上的窘困。但隨著臺灣內部爆發(fā)信用卡與現(xiàn)金卡濫發(fā)而許多民眾還不起債務的金融風暴,許多民眾靠著借貸度日的來源都消失了的時候,生活的窘迫至此才真正引爆。
臺灣無法趕搭前一波經濟大浪潮有許多原因,政治與政策的錯誤終究是主因,但這股經濟不滿的怨氣能否確實反映在此次的選舉中?臺灣還要再等七十一天。本報特約撰述人:陳鳳馨(臺灣著名時事評論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