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0日電 對于海協會發(fā)言人28日的宣告,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的社論文章指出,這是大陸頗為明確的“釋出善意”,也是大陸態(tài)度所出現最明顯的一次轉變?梢哉f,陳云林是否能赴臺,是蘇貞昌兩岸開放政策的試金石。社論并指出,我們希望它是兩岸重新啟動對話的開始,而不是又一次的延宕。
臺灣《中國時報》的這篇社論文章指出,大陸海協會日前以發(fā)言人名義宣告:“海協會愿與國民黨國政基金會一起就大陸方面人員入出境、安全與便利等具體事宜,與臺灣有關方面指定的單位,以適當名義進行磋商”。仔細分析,它和以往的發(fā)言確有若干不同。第一,它并未指定海基會或者任何機構,也就是說,大陸方面已經把主動權先讓給臺“陸委會”。
文章說,這一次,大陸方面并不堅持由什么單位進行協商,而是“與臺灣方面指定的單位以適當名義進行磋商”。但海協會發(fā)言人的內容也指出:“此次陳云林一行赴臺和舉辦兩岸農業(yè)合作論壇,性質明確,行程公開,任務單一,不涉及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商談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的協商’!边@就意味著,如果臺灣方面有意恢復商談,最好不要由;鶗_始,讓它立即導入“兩會復談”“政府對政府”的印象,而是由經濟、農業(yè)主管部門來談,可能事情會很容易進行。
因而臺灣的“執(zhí)政黨”此刻該考慮的是:到底要不要讓兩岸恢復商談。如果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所講的兩岸開放政策是真的,則陳云林來臺會是一個非常清楚的試金石。要讓他成行最好的方式,是避開眾所矚目的;鶗伞敖洕俊、“農委會”等代表出面,就論壇的內容與行程,以“兩岸農業(yè)如何互利互補”等進行討論。但如果蘇貞昌所談的兩岸開放只是煙幕,只要找;鶗鰜,再做出“政府代表要出來談判”的模樣,就可以讓事情進入極端敏感地帶,甚至引起民進黨內部“獨”派與“臺聯黨”的矚目,若再釀成炮火隆隆,事情就一定搞砸了。
第二,在這次的聲明中,大陸方面也等于是暗示臺當局“行政院”如果有意恢復商談,只要雙方盡量避開麻煩地帶,兩岸都好商量,但如果把可以協商的事宜變成政治問題,北京可能就“不玩了”。
文章說,從兩岸長遠關系看,我們認為讓陳云林來臺,比不來有利;而讓陳云林在臺灣各地走走看看,尤其是到臺灣農村參觀,對未來兩岸農業(yè)交流互動應更為有利。讓他了解真實臺灣,有利于兩岸農業(yè)交流的發(fā)展。讓陳云林來臺灣品嘗各種水果、茶葉、蔬菜,親自體會臺灣農民生活的辛苦,對促進兩岸的真正了解,必定有所幫助。
文章在最后指出,陳云林來不來得成,是蘇貞昌兩岸開放政策的試金石。我們希望它是兩岸重新啟動對話的開始,而不是又一次的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