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危機中的商機
一位臺北作家曾考證,臺灣夜市的誕生,跟地處亞熱帶有關(guān)。就像當年的上海,每到夏天,大家總愛把桌椅搬到弄堂里,露天納涼吃飯,臺灣的先民也是如此。吃完飯,總要找個地方消暑,此時,往往有著一棵大榕樹的社區(qū)廟宇就成為絕佳的去處。大家你來我往,人氣一足,商機就來了,加上臺灣居民來自五湖四海的都有,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祖?zhèn)鞯、具有地方風味的絕活,擺攤叫賣,很快,夜市儼然成型。
先有廟后有市,臺北最古老的幾個夜市都是如此。但臺灣夜市的真正繁榮,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的石油禁運危機。就像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一樣,當時西方國家一片愁云慘淡,紛紛取消訂單,依賴出口的臺灣大受打擊,外銷廠商吃盡苦頭,紛紛倒閉。為了求生存,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自然而然,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把退貨拿到夜市地攤大拍賣,沒想到大受歡迎,從此,吃喝之余,逛夜市買外銷退貨品、仿冒品,就成了臺灣人乃至外地游客的一大樂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臺灣的夜市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域限制。臺灣北部和一些大城市里的大型夜市,常有固定的區(qū)域和攤位形態(tài)經(jīng)營,而南部的夜市則頗多流浪族,那些攤販分不同時間在各鄉(xiāng)鎮(zhèn)市出沒,群聚在一塊大空地上擺起攤來。當?shù)鼐用癜傩杖ス湟故袆t有如晚上去趕集,維持一種農(nóng)村社會的草根風味。
就算在臺北,除了士林、西門町等大型夜市,許多不知名的小街小巷上,也有類似夜市的攤點,它們的存在,不但給市民提供了生活方便和平民化的娛樂休閑,也成為一種就業(yè)形式,被當?shù)匦姓斁炙J可。
管理:嚴格中有人情味
其實對于上海來說,原來也有類似臺灣夜市、適合普通百姓下班后休閑的去處,如歷史悠久的城隍廟,大名鼎鼎的云南路,聲名遠揚的吳江路。但受商業(yè)化和高檔化的發(fā)展思路影響,這些地方都不再那么“和藹可親”,上海本地市民光顧得越來越少了。如今的上海,雖然有“新天地”,但卻很少有平民化,適合打工階層的休閑場所。
而在臺灣,當初本是百姓夜間趕集的“夜市”,由于攤販們不斷呼朋引類推陳出新,而各地方政府機關(guān)又懂得因利乘便從旁協(xié)助,“逛夜市”不但發(fā)展成游客來臺觀光必備節(jié)目,同時又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一點,對于許多城市的管理者來說,無疑是值得借鑒的。
導(dǎo)游告訴記者,每一個夜市上的攤位,食品衛(wèi)生和環(huán)境整潔都必須搞好,否則很快就可能被取消資格。據(jù)統(tǒng)計,僅臺北市的攤販約有2.6萬戶,從業(yè)者共約4萬人,其中從事小吃飲食的占半數(shù),他們每天工作9個多小時,比上班族工時稍長。攤販多以家庭方式經(jīng)營,近年發(fā)展成連鎖店形式,雇用計時勞動者,攤商收入高過一般工薪階層,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都特別珍惜。
在西門町夜市,記者碰到一個給人畫像的民間畫師。對著客人,短短幾分鐘,一份惟妙惟肖的人像素描就躍然紙上。憑自己的愛好所長,賺取一份生活費用,算是典型的小攤販。但記者發(fā)現(xiàn),他的胸口掛著一個標牌,上面寫著他的姓名、專長和經(jīng)營區(qū)域,原來是政府部門專門給他頒發(fā)的民間藝人資格證。他告訴記者,這證件是經(jīng)過考試才能領(lǐng)到的,必須有這樣的證件,才有資格在夜市街頭擺攤。
除了嚴格管理,當?shù)卣袝r也頗有人情味。導(dǎo)游透露,前一段時間臺北市政府新聞處專門舉辦了“臺北十大夜市小吃”網(wǎng)絡(luò)票選活動,結(jié)果最受臺灣人喜愛的“蚵仔煎”拔得頭籌,成為人們最愛的夜市小吃。其次依序為臭豆腐、蚵仔面線、雞排、珍珠奶茶、生炒花枝、藥燉排骨、芒果冰等夜市美食。
小攤小販一向是大城市管理的難點。臺灣的夜市讓我們看到,要管好,既要給他們生存的空間,也要有規(guī)矩,成方圓。(潘高峰 周駿)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