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統計局發(fā)布數據和股市異動頗引人關注。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fā)布數據稱,10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4%,漲幅比上月擴大了0.8個百分點,環(huán)比上漲0.7%。與此同時,國家發(fā)改委也首次承認,今年全年的CPI可能將突破年初設定的3%的警戒線。而對關注證券市場的人來說,昨天“兩桶油”下午盤中漲停和大盤尾盤跳水也顯得詭異。
面對漲勢不減的物價水平,很多人擔心我國經濟周期中的通貨膨脹時期已經來臨。對于證券市場而言,又很容易讓人想起“通脹無牛市”這句讖語。主張該觀點的學者斷定,凡是一國處在通貨膨脹時期,該國的股市表現都非常差。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正式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所以我們不妨看看九十年代以后通貨膨脹與股市的關系。如果說通脹會引發(fā)股市下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1995年到1996年,隨著物價指數漲幅在10%以上居高不下,股市出現暴跌,從1500點跌到300點左右,跌幅達到近80%。最近的一個例子則是2007年,當年的物價指數在6月達到6.5%的水平,此后不久的10月,股指在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6124.04之后便一路狂瀉,2008年10月只剩下1664點,跌幅超過70%。
從機理上來說,通脹之所以無牛市,原因在于企業(yè)缺乏克服通貨膨脹的技術能力和競爭手段,導致物價上漲而勞動生產率下降,股票因此下跌。此外,由于擔心通脹加劇,央行又會采取連續(xù)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從而減少市場中的流動性。在資金推動型為典型特征的中國股市,這必然會導致股市逐漸“失血”,從而形成下跌趨勢。
但是,讓通脹無牛市觀點支持者失望的是,我們同樣能夠找到通脹有利于股市的證據。按照貨幣主義的理論,通脹歸根結底是一種貨幣現象。由于流動性泛濫,就意味著會出現較多貨幣追逐較少商品的情況,而股票作為一種具有投資價值的商品,也必然會成為過剩資金追逐的對象。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今年以來,特別是7月份以來,隨著物價指數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股指從2319.74點大幅上漲到目前的3100點左右,短短的4個月里上漲了800余點,漲幅超過30%。
由此可見,通脹無牛市的理論并沒有很強的事實依據,也缺乏實證分析的支撐。通脹究竟有利于還是有礙于股市上漲,還需辯證地看待。首先必須明確的是究竟何為通貨膨脹,以及正確界定通貨膨脹的類型。一般認為,持續(xù)普遍的物價上漲,就是一種通脹現象。而通脹的類型則有賴于對一國經濟發(fā)展狀況以及承受能力的具體分析。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GDP長期保持在9%以上,而且職工工資的實際增幅自1999年以來也都在10%以上,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目前不到5%的通脹水平依然處于溫和通脹的范圍內。
毫無疑問,高通脹(CPI漲幅超過10%以上)甚至惡性通脹(CPI漲幅超過20%)對股市乃至國民經濟都是一種災難,這種現象在歷史上多次上演過。另一方面,導致股市漲跌的因素多種多樣,遠非能夠用是否發(fā)生通脹現象所能全部解釋。
不過,溫和通脹歷來被認為對經濟發(fā)展是有益的。我們當前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是,在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和輸入型通脹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經濟形勢下,如何防止高通脹現象的發(fā)生。因此,股市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如果宏觀經濟能長期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股市的“春天”也就為期不遠。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安寧】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