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廈門市,活躍著一群人,他們是創(chuàng)業(yè)者,也是投資者。他們懷揣著夢想來到廈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了特區(qū)30年來的變化。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臺商。
11月15日,中新社記者在廈門探訪特區(qū)建設三十周年之際,來到了位于廈門市同安區(qū)的盛之鄉(xiāng)溫泉度假村,見到了一位年逾半百的臺商郭襟盛。
在福建省廈門市,活躍著一群人,他們是創(chuàng)業(yè)者,也是投資者。他們懷揣著夢想來到廈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了特區(qū)30年來的變化。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臺商。
11月15日,中新社記者在廈門探訪特區(qū)建設三十周年之際,來到了位于廈門市同安區(qū)的盛之鄉(xiāng)溫泉度假村,見到了一位年逾半百的臺商郭襟盛。
早在1987年,郭襟盛就從臺灣來到了自己的祖籍地廈門同安投資興業(yè),從開辦人造花廠起步,經過幾年的努力,塑料花廠的規(guī)模逐步擴大,來自海外的采購上夜越來越多,由于同安地處廈門島外,進出不便,這時開辦一個商務酒店的念頭就在他心中萌生。
同期聲:臺商 郭襟盛
那我是87年就回來這里,早期我投資的是人造花,制造業(yè),那因為呢我百分之百都是外銷到國外去,那我的市場大部分都是美國和歐洲,那客人呢大多都會到我們國內,每一年都會兩季到這里來選樣品,那同安一直都沒有一個好的酒店,所以早期就一直心里有一個這種想法,那剛好在2003年剛好機緣碰上有這個機會,然后在加上同安區(qū)政府非常支持我來做這塊酒店,所以那時候就想干脆我自己來做。
雖然福建和臺灣地緣相近,但是來到廈門后郭襟盛對廈門的第一印象是失望,隨著特區(qū)的日益發(fā)展,郭襟盛逐漸發(fā)現了廈門的美和廈門的變化;并對廈門產生了濃濃的愛意。
同期聲:臺商 郭襟盛
早期我來的時候,我自己個人的感覺說怎么只隔了一個臺灣海峽,兩邊的生活怎么會差那么多,真的那時候心理面也蠻怎么講心理面真的是蠻痛苦的,但是這二十幾年過來了,哇不一樣了,因為有這種改革開放以后,經過大家的勤奮努力,所以現在中國人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夠溫飽是基本的。
“廈門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城市”,郭襟盛非常認同這個觀點。特別是在閩南一帶,無論自然條件、生活習慣,還是人文歷史和語言文字,都與臺灣相接近,非常好溝通。此外,福建各級政府及部門的惠臺措施頻頻推出,對廣大在閩臺商可以說是照顧得體貼入微,也讓他堅信來廈門創(chuàng)業(yè)是對的選擇。
同期聲:臺商 郭襟盛
講老實話,臺灣大部分都是廈漳泉這三個地方的人早期移民到臺灣去的,所以廈漳泉等于是臺灣的基本的一個大本營,所以我倒覺得廈門和臺灣實際上就是一體,語言相通文化相通風俗習慣一樣,其實就是在自己的家一樣,在加上廈門市政府也好同安區(qū)政府也好,對我們臺商到這里來投資都非常的歡迎跟照顧。
如今,郭襟盛的全家都已經落戶在廈門,他相信未來的廈門會越來越好。
同期聲:臺商 郭襟盛
我已經將我的兒子孫子我希望祖祖輩輩一直在這里生根下去,這是真的很適合人居的一個地方。
記者 吳晟煒 李思源 福建廈門報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