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在廣東佛山,年僅2歲的小悅悅先后被兩輛車碾壓,監(jiān)視錄像顯示,在孩子受傷的七分鐘內(nèi),至少18名路人經(jīng)過,但都視而不見,直到一位57歲的拾荒者將孩子救起。10月21日,小悅悅傷重不治,不幸去世。
整個事件在中國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有媒體統(tǒng)計,截止到10月18日,已經(jīng)有超過930萬人在新浪微博及騰訊QQ發(fā)表了評論。人們在關(guān)注小悅悅命運的同時,第一反應(yīng)就是對漠視生命的那18位路人給予強烈譴責。
2011年10月13日,在廣東佛山,年僅2歲的小悅悅先后被兩輛車碾壓,監(jiān)視錄像顯示,在孩子受傷的七分鐘內(nèi),至少18名路人經(jīng)過,但都視而不見,直到一位57歲的拾荒者將孩子救起。10月21日,小悅悅傷重不治,不幸去世。
整個事件在中國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有媒體統(tǒng)計,截止到10月18日,已經(jīng)有超過930萬人在新浪微博及騰訊QQ發(fā)表了評論。人們在關(guān)注小悅悅命運的同時,第一反應(yīng)就是對漠視生命的那18位路人給予強烈譴責。
【同期聲】市民:我感覺很痛心的,居然沒有人去救這個小女孩
市民: 路人沒有施救,這是一個道德問題,不管是出了車禍也好,病人也好。都應(yīng)該出手相助。
市民: 我聽說有人路過都沒有停下來,打個電話或者說去阻止一下,這一點我覺得這個人情太冷漠了。
【正文】與此同時,“我會不會是小悅悅身邊默然而過的第19個人”也成為中國民眾熱議和反思的話題。事實上,小悅悅事件并不是一起偶然事件。缺乏同情心,也不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新問題。事件起源也許就從南京彭宇案開始。2006年,南京居民彭宇停下來幫助一位跌倒的65歲的婦女。受助婦女反咬一口,將彭宇告上法庭。法院裁定該婦女勝訴,法官的“邏輯推理”是,如果彭宇不是心里有鬼,有錯在先,絕不會去伸手扶她。從“彭宇案”開始,冷漠逐漸成為很多事件的統(tǒng)一表情。在采訪中,很多民眾告訴記者,彭宇案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正是因為彭宇案等一系列“好心沒好報”的事件的發(fā)生,刺傷了他們的“同情心”和“良知”。
【同期聲】市民:以前出現(xiàn)過很多那種熱心幫助人的,結(jié)果都被人賴上了,讓人家賠償,讓很多有心的人也不敢去幫忙了。站在自身的角度,如果你遇到過你熱心去幫助人,人家把你賴上,下一次也許你也不會再去幫助人。
市民: 這時間也不短了,事情也不少了,特別是一些你救了人以后,被人再坑一把,那種事情也不少。
市民:有的時候,人越多,救得想法反而越薄弱,可能是之前的很多事態(tài)影響了大家的積極性吧。
【正文】與此同時,有分析指出,法律的缺失,也讓道德的底線一再下滑。美國紐約時報就撰文指出,與一些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并沒有專門的法律來保護提供緊急救助的好心人,讓他們免于惹上法律糾紛。由于沒有法律上的保護,冷漠行為進一步加劇。
因此,不少中國民眾表示,要避免小悅悅的悲劇發(fā)生,更多的還是要靠政府、社會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同期聲】市民:要維護助人為樂者的權(quán)益,可能這樣就會促進大家助人為樂的行為吧。
市民:希望政府部門多多引導(dǎo),讓民眾進一步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市民:想什么辦法,把公眾的道德意識再提高一下。
市民:我覺得還是需要靠大家。
【正文】小悅悅已經(jīng)走了,讓逝者安息,也讓生者反思。小悅悅事件折射出整個中國的道德現(xiàn)狀,除了要強化整個社會的道德環(huán)境,建立和完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以外,我們更應(yīng)當從自身做起,用每個人的行為來影響整個社會,讓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標準真正成為人人敬畏,人人踐行的準則。
記者 趙安源 北京報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