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03分報道,昨天凌晨發(fā)生在黑龍江雞西鑫永豐煤礦的水災事故,除1人成功升井外,23人被困井下,截至目前,23名被困人員被困時間已超過30小時。最新?lián)岆U搜救工作進展如何,中國之聲連線正在事故現(xiàn)場采訪的記者梁興旺。
預計最快今天下午兩點到四點之間可打通塌陷區(qū)域
主持人:昨天半夜曾有消息說,救援隊預計今天凌晨4點到5點之間可能打通塌陷區(qū)域,與井下取得聯(lián)系,現(xiàn)在是否已經實現(xiàn)?
記者:大家知道向下打鉆的時候,分為粘土層和底下的沙石層,粘土層比較黏是一種特殊的鉆,而打下面的沙石層是另外一種鉆,在打的過程中,因為沙石層不可預計,在打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夾斷的情況,所以時間被延遲了,可以預計最快的話,今天下午兩點到四點之間可以打通。
煤礦水災事故與當地連日暴雨有關
主持人:之前的連線報道中,我們已經了解到,這次雞西鑫永豐煤礦的水災事故與當地暴雨有關,這場暴雨究竟有多大?
記者:雞西市當地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雞西市已經連續(xù)下了一個月的雨。
記者:這幾天都在下雨嗎?
司機:天天下雨。
記者:從什么時候開始下的?
司機:這一個月都沒有好天。
記者:下的是什么雨,大雨、中雨還是小雨?
司機:有時候下的是大雨,有時候就是中雨,嘀嗒嘀嗒一整天地下。你看那穆林河的水,往年就是中間那么一小道水,現(xiàn)在都寬多了吧!邊上的養(yǎng)魚池都淹了。
記者:上漲了多少?有一米嗎?
司機:一米多。原來那小河道就只有幾米寬,你看現(xiàn)在有多寬!
記者:上漲了有兩三米吧?
司機:有!
主持人:雨下了這么久,河水漲了這么高,對當地的地質情況是不是影響很大?
記者:在離事發(fā)礦井還有兩里遠的地方,記者看到,就已經圍起了警戒線,負責維持秩序的人告訴記者,礦井附近的莊稼地已不允許通行,有多處塌陷。
記者:你好,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這里可以過去吧?
工作人員:這里過不了,前面全塌方。注意安全吧,你還是從上面走。
記者:這兒怎么了?
工作人員:這里都塌了,大地都塌了11個大坑。
記者:不是井口那兒塌嗎?
工作人員:大地都塌了。相當危險。
雨季各地煤礦水害事故頻發(fā)
國務院緊急通知各地嚴防煤礦水害
近一個月來,我國發(fā)生多起煤礦水害事故。6月17號,貴州省晴隆縣新橋煤礦發(fā)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人死亡、12人下落不明;6月19號,山西省臨汾市西郭新星煤礦又發(fā)生透水事故,4名礦工被困;7月8號,福建省龍巖市老寮坑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3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7月19號,貴州省六盤水市煤洞坡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3人下落不明。這段時間正是雨季,為了進一步防范和遏制煤礦水害事故發(fā)生,就是這起事故發(fā)生前兩天21號,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剛剛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認真落實雨季水害防治工作、嚴格雨季巡視和停產撤人制度、落實雨季各項防治水措施。通知稱,對存在重大隱患的礦井,未主動停產整改的,要責令停產整頓,凡整改不合格、無法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要依法進行關閉。通知發(fā)布不過兩天,又添一起煤礦透水事故,這場天災引起的事故,是無法避免的嗎?
雞西市安監(jiān)局局長:塌陷的30米深大坑之前誰都沒料到 防不勝防
記者:據我采訪的雞西市安監(jiān)局局長方東初告訴記者,塌陷的30米深大坑在之前誰都沒有料到,防不勝防:
方東初:大坑上面是一片農田,而且這個農田還不是個低洼地,要是低洼地大家也能有準備,低洼地積水呀!它是一個坡,在一個高崗上,所以任何人去了也不會在意說這會塌下去,你當時就是隱患排查也排查不到那。你們大家雖然是外行,但是這個事能看明白,是吧,誰也不在意,突然就塌陷了。
記者:之前沒有任何征兆?
方東初:沒有,沒有任何征兆。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在塌陷大坑地面往下兩米的地方,有兩到三米厚的流沙層,對此方東初解釋說:
方東初:流沙層是什么呢,就是如果是黃土黃泥就可以隔水了,而流沙層是含水的,有多少水它都能存里頭,所以大坑這一塌下去,流沙層的水都滲進去了。
記者:咱們這個流沙層對煤礦的開采有沒有什么要求呢?
方東初:沒有,沒有要求。井下要開拓呢,過流沙層要有個加固呀,采取一些措施,但是地面的流沙層,就是距地面才兩米呀,你這樣根本就防不勝防,開采都在100米以下,標高都在100米以下,這個坍塌的時候,流沙層有沒有影響呢?有點影響,但是關鍵就是暴雨,強降雨的影響。
方東初:被困人員在井下不缺氧氣 但是時間長了飲食方面問題很大
主持人:那么這個流沙層對救援工作是否會造成影響?目前對井下被困人員來說,最大的危險是什么?
記者:方東初告訴記者,目前事故礦井井下并不缺氧氣,但是時間長了飲食是個問題。
記者:他們在底下有什么危險嗎?
方東初:擔心時間長了飲食是個問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