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曾說過:“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應該努力地去追求財富。只要你制造的財富是正大光明的,你會得到所有人的尊敬與贊揚。”
在這個世界上,財富是很多人追求的。財富本身并沒有任何顏色,只是因為追求的方式不同,讓財富有了“金色”或“灰色”,甚至“黑色”等不同的顏色,但只有陽光下的財富才是最具有亮色的。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出現的“萬元戶”,到現在的各式“富豪榜”,社會的變遷,帶來了公眾對財富態(tài)度的變化。公眾對富豪的態(tài)度,從最初的質疑,到后來的羨慕、追捧,再到如今“原罪”的探討,似乎也走了一個輪回。
實際上,公眾對富豪的關心更集中在財富積累的方式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們對陽光下的財富心懷敬意,同時,陰暗中的財富自然也會遭到人們的質疑。
有人說,在一個高速發(fā)展帶來財富巨額積累的時代,想明白財富在哪里,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在一個社會急劇轉型、貧富懸殊已損害社會公平的時代,追問財富、透視財富,是財富得以久遠保持的正義保障。
隨著富豪們走進中國公眾的視野,一些相繼落馬的富豪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在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大家都關心一個問題:“你的財富從哪里來?”于是關于富豪們“第一桶金”的原罪質疑就開始逐漸熱烈起來。
《圣經》說:人有原罪與本罪。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原罪則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是人類與生俱來、洗脫不掉的罪行。
中國的很多富豪走進“豪門”前似乎多多少少沾上了一些灰塵,比如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坦承賴過賬、走過私,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曾賣過沒有用的軟件,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賣過高水分玉米飼料等。不難看出,民營企業(yè)家及其“第一桶金”的來源很復雜,民企原罪已成為一個相當復雜的熱點問題。
不過也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步入市場經濟的初期,社會制度及法律還不盡完善,企業(yè)家們?yōu)榱松媾c發(fā)展,不得不采取各種各樣的、有時帶有某種不合法性的手段積累個人財富,根本談不上是一種所謂的“原罪”,而把落馬富豪的違法犯罪行為放大成整個民營企業(yè)的“原罪”更是“莫須有”。
事實上,如果僅僅從數量上說,每年落馬的富豪并不算多,尤其是在這個富豪數量急劇增長的時代,從統(tǒng)計學意義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人們依然愿意樂此不疲地談論著落馬富豪的種種“原罪”,因為在公眾眼中,財富一定要經得起追問。
其實,我們從2006年落馬的富豪中可以看出,依靠原始積累賺取“第一桶金”已不再是他們喜歡的游戲方式,他們更愿意把“資本”玩弄于股掌之中,用錢來生錢,一夜之間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只要一個概念、一次重組,就可以融資上億元、上十億元,這樣瘋狂的賺錢速度讓不少企業(yè)陷入了一種集體瘋狂。在這樣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成為富豪財富的放大器,億萬富豪可以一夜誕生。事實上,經不起追問的財富,通常是伴著富豪偷稅漏稅、違規(guī)經營、多元化盲目擴張等失誤之舉,特別是帶有中國特色的以“資本運作”發(fā)跡的“資本型富豪”,在演繹了一夜暴富的神話之后,每每成為落馬富豪的新成員。
即使我們可以忽略“第一桶金”的灰色,那么他們又如何證明第二桶金、第三桶金的亮色?
和中國的富豪們打了多年交道的英國人胡潤也開始把自己的百富榜戲稱為“殺豬榜”,不過他也堅稱富豪落馬是企業(yè)本身的問題,和百富榜無關。
無論是胡潤的百富榜,還是福布斯的富豪榜,都只是一面鏡子,我們可以通過鏡子看到中國富豪的發(fā)展印記,我們更希望通過鏡子折射出中國富豪身上的陽光。
和諧社會需要財富的陽光,更需要陽光的財富。只有陽光照耀下的財富,才會為我們這個社會所尊敬,灰色財富、問題財富最終將會被歷史的車輪淘汰。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