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8月3日電 (孟幻 閻繁榮)他們是“掌上明珠”淪落者,是中國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記者今日獲悉,在重慶市南川區(qū)鳴玉鎮(zhèn)參與實踐的中國大學生骨干培養(yǎng)學校第三期學員完成了相關調研報告,鼓勵大學生都來關注、幫扶農村留守兒童。
據了解,重慶南川區(qū)鳴玉鎮(zhèn)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關愛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制度,即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則,發(fā)動當地單位干部職工、村社干部、有扶助能力的社會人士,與無人管護的留守兒童“一對一”結成代理家庭,成為留守兒童的“代理爸爸”或“代理媽媽”。
據介紹,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大學生骨干以鳴玉鎮(zhèn)的“代理家長”模式為例,尋找當代大學生融入“南川模式”的切入點。經過認真的調研,成員結合留守兒童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提出了尋找昔日“留守兒童”大學生參與、大學生青年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開展“一小時經濟圈”內農村留守兒童支教活動、大學生村官與留守兒童結對等關愛留守兒童的建議。
在中國大學生骨干調研期間,廈門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會主席陳友淦認識了一位名叫程席明的留守兒童。他說,在程席明身上,他好像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艾F在,我覺得我們這些昔日的‘留守兒童’大學生可以融入到‘代理家長’制度中來,一起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巫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