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生于50年代的人談魯迅,心情是極復(fù)雜的,
正如陳丹青所說,“我們這代人歡喜魯迅,其實是大有問題的!
朱大可——文化批評家,生于1957年,F(xiàn)從事文化批評,文風犀利新銳。
中學時代,也就是文革后期,我讀完了《魯迅全集》。我是在魯迅的話語搖籃里長大的,在某種意義上,我就是魯迅的孩子。除了他,我還能崇拜誰?我們的文學蘇醒都是從魯迅開始的,我喜歡魯迅的長相,他的酷勁,他的氣質(zhì),完全超越了同時代人,具有罕見的視覺力量。
在當時,對于魯迅的官方評價,我們沒有任何反思力。魯迅在論戰(zhàn)時喜歡稱敵手為“狗”,例如他稱梁實秋是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又稱施蟄存是“叭兒”,他都可以這樣開罵,我們?yōu)槭裁床荒埽?/p>
對我來說,魯迅的真實面目,直到1990年后才逐漸變得清晰起來的。特別是1994年到1999年在澳大利亞的生活,是我心智走向人類化的過程。在遙遠的島嶼,我獲得了理性反觀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契機。
反思魯迅,是對新文化運動進行整體反思的一部分。我一直堅持要把早期的北京魯迅和晚期的上海魯迅分開。
北京魯迅無疑是現(xiàn)代中國最杰出的作家,他的《吶喊》《彷徨》《野草》《墳》和《故事新編》,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但上海魯迅卻是需要反思的。他在晚年失去了愛,只剩下仇恨,他的晚期仇恨政治學被人利用,成為歷史暴力的話語源泉。這是魯迅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魯迅本是復(fù)雜的人性組合體,他的單一造型誤導(dǎo)了民眾。應(yīng)當把魯迅還原成人,而不是一尊完美的金剛神像。
反省魯迅,也是反省自身,也是學著從自己的書寫里削弱、刪除那些仇恨和暴力的成分。魯迅那種人身攻擊方式,為世紀下半葉的暴力話語,提供了激進的榜樣和道德合理性。
這方面我有深切的教訓(xùn)。我不是完人,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不斷自我調(diào)試——一方面保持文化批判的力度,一方面避免人身攻擊。這是一種平衡游戲。我時常感覺自己像一個體操運動員,艱難地行走在話語的鋼絲上。
魯迅和胡適都是杰出的原創(chuàng)者,而不是守望者。還原和重新認識魯迅,就是要正確地清理他的話語遺產(chǎn),過濾掉不健康的部分,復(fù)興他所發(fā)動的文學事業(yè)。
魯迅是仇恨的象征。面對腐敗和不公正的現(xiàn)狀,仇恨是可以理解的。仇恨為社會批判提供了強大能量。但僅有仇恨是遠遠不夠的,一個精神健康的社會,應(yīng)當是魯迅先生和冰心女士的組合體。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向魯迅學習批判精神,也要向冰心學習博愛,而在終極的意義上,愛才是支撐社會生長的偉大支柱。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