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7日,一身白衣白褲的曹湘凡出現(xiàn)在湖南省漢壽縣二中第38考場。這是他38年人生中的第12次高考。(《中國青年報》6月7日)
曹湘凡之所以執(zhí)著地參加高考,是因為農(nóng)民身份的他覺得,只有高考能夠讓他改變自己的命運,使自己走出農(nóng)村,不再卑微。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耗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而且變成了村民眼里“農(nóng)民不像農(nóng)民,知識分子不像知識分子”的怪物,甚至一度精神失常。
考了這么多次,付出了這么多的代價,為什么還舍不得放棄?因為在曹湘凡看來,“中國人太多了,高考還是最公平最合理的人才選拔方式。不管是來自富裕家庭還是貧困家庭,都有機會改變命運!边@些話可以看到的是一個出身農(nóng)村的“草根青年”,對于通過公平途徑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渴求。
對于那些出身“草根家庭”的子弟來說,可以讓他們通過公平途徑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何其少!假若我們的社會,有著更為暢通完善的流動機制,可以讓出身底層的人們獲得更多像高考一般“最公平最合理”的向上流動的機會,那么,高考就絕不會成為“獨木橋”,應(yīng)試教育的魔力也不會有這么強大。
高考真正迷人的地方,不僅僅因為它是讀大學的必經(jīng)門檻,更因為它在當前的中國社會里,“還是最公平最合理的人才選拔方式”。高考的“熱”,其實是對當前社會流動機制中公平和合理不足的一種冷諷。我們的社會,太需要其他能夠公平改變個人命運的機會了。
高考已經(jīng)不堪重負。它在給無數(shù)“草根青年”改變命運機會的同時,也越來越顯得“積勞成疾”,具有了很多的弊端,譬如,有人認為它是應(yīng)試教育的象征,毀了整個中國教育。
一個有13億人口的社會,不能夠只有高考這樣一種“最公平最合理”的流動機制,在高考的“獨木橋”之外,還應(yīng)該有條條通往羅馬的大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鄧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