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chǎn)|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wǎng)|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chǎn) 經(jīng) 資 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關(guān)鍵詞1: 關(guān)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二二八"親歷者譴責"臺獨"利用"二二八"分裂國家

2006年02月28日 07:32


    二月二十八日,國民黨在臺北中央黨部前廣場上,為風水墻上的“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宋斐如、廖進平大幅遺像揭幕。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向兩位受難者的親屬送上鮮花表達慰問。作者:陳立宇

版權(quán)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quán)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使用。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七日電 (記者 曾嘉)“二·二八”事件將屆滿五十九周年,部分事件的親歷者二十七日表示,“二·二八”是臺灣民眾反抗貪污腐敗政府所做出的重要努力,不應被“臺獨”勢力所利用,成為分裂國家的工具。

  臺盟、臺聯(lián)今天舉行“紀念臺灣省人民‘二·二八’起義五十九周年招待會”,部分“二·二八”的親歷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上述看法。

  曾參加“二·二八”起義、現(xiàn)為中日友好協(xié)會理事的紀朝欽說,“二·二八”事件的核心是“三反”和“三要”,“三反”即反對貪官污吏、反對政府腐敗無能、反對中國打內(nèi)戰(zhàn),“三要”為要民主改革、要進步發(fā)展、要安幫興國。從這點看,“二·二八”實際上是官逼民反的起義事件。

  他說,當時來到臺灣的既有孫運璇、嚴家淦等優(yōu)秀的政府官員,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貪官污吏,這些人對臺灣生產(chǎn)建設無心理會,反而欺壓貧苦百姓;加上當時為進行內(nèi)戰(zhàn),政府從臺灣運走大批糧食、糖等物資,加劇臺灣百姓與政府的矛盾。臺灣百姓剛剛擺脫日本殖民統(tǒng)治,最擔心國家和民族的前途,“二·二八”的抗爭表達他們對國家、民族振興發(fā)展的強烈愿望。

  紀朝欽認為“臺獨”分裂勢力利用“二·二八”進行“臺獨”活動、扭曲歷史的行徑是不道德的,“二·二八”精神與“臺獨”意識形態(tài)不僅不能相提并論,更是相互矛盾的。

  “二·二八”事件親歷者、社科院臺研所研究院周青說,“二·二八”是官逼民反的歷史事件,它既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動的,也不是“臺獨”的起源。

  他表示,“二·二八”最根本的訴求是要求民主自治,這與“臺獨”是截然不同的。“臺獨”勢力利用“二·二八”的影響,把其當作臺灣追求獨立的起源事件,根本沒有歷史依據(jù),是站不住腳的。(完)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關(guān)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