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6月9日電 據(jù)北京科技報報道,衛(wèi)生部報告,中國每年有25萬人自殺死亡,自殺是中國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15歲至34歲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而每年還至少有200萬人自殺未遂。
自殺未遂作為導致自殺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聯(lián)合國估計自殺未遂人數(shù)是自殺死亡人數(shù)的10倍至20倍。中國任何地方都沒有建立自殺未遂報告系統(tǒng),因此無法評估中國確切的自殺未遂率。若保守地按自殺未遂人數(shù)是自殺死亡人數(shù)的8倍計算,衛(wèi)生部公布,中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自殺未遂。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進行的研究表明,由于自殺者所用自殺工具的致死性高和農村地區(qū)急救系統(tǒng)薄弱,導致許多“自殺未遂者”最終自殺死亡,中國的自殺未遂人數(shù)估計是自殺死亡人數(shù)的10倍至15倍。根據(jù)有限的有關綜合醫(yī)院急診室診治的自殺未遂數(shù)據(jù),研究者估計中國每年接受治療的自殺未遂人數(shù)在250萬至350萬之間。
2000年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曾對北京市152家綜合醫(yī)院和?漆t(yī)院的急診登記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其中3530例明確登記為自殺未遂案例。將這一結果推算到全市所有醫(yī)院,估計北京每年有9428例自殺未遂者在醫(yī)院就診。而且該數(shù)字是—個保守的估計數(shù)字,因為許多自殺未遂案例的急診記錄為“意外中毒”。
16%自殺未遂者以前有過自殺行為,易反復自殺致死
對于自殺未遂人群特征的研究是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正在進行的重要課題。作為研究人員之一,中心教育培訓科主任李獻云副主任醫(yī)師說:“自殺未遂是自殺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調查研究顯示,在自殺未遂者中,16%以前有過自殺行為,在自殺死亡人群中,1/4的人曾經(jīng)有過自殺未遂經(jīng)歷,研究自殺未遂人群的特征,對自殺未遂人群進行提前干預,防止再次出現(xiàn)自殺行為,也就是減少了自殺死亡人數(shù)。”
自殺未遂者往往沖動,近一半人考慮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李獻云對記者說,他們對自殺未遂病人進行了詳細的精神科評估,在調查的659例自殺未遂者中,僅38%在自殺當時有精神障礙,比如抑郁、酗酒、濫用藥物等,也就是說許多自殺未遂者表現(xiàn)為沖動性自殺行為,他們從第一次考慮自殺到采取自殺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37%不超過5分鐘,46%不超過10分鐘,60%不超過兩小時。而自殺死亡人群中有精神障礙的人群占到64%。
自殺死亡和自殺未遂的結局不一樣,和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死亡決心與死亡意圖有關,相對來說自殺未遂者當時的死亡意圖不是很強烈,大部分只是一時沖動,所以自殺未遂者選擇的自殺方式致死性要低一些,比如吃安眠藥等,自殺死亡者選擇的自殺方式致死性更強。
女性自殺未遂率是男性自殺未遂率的3倍
在對自殺未遂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李獻云,那就是為什么女性自殺未遂率顯著高于男性。在調查的自殺未遂病例中,女性是男性的3倍。為什么自殺死亡者中反而男性高于女性?李獻云解釋,這可能和選擇的自殺工具有關系,男性選擇的自殺方式致死性高一點,所以更多的女性自殺未遂,男性自殺死亡。
而且由于我國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調查大部分也是在農村進行,自殺未遂者很多是青壯年,結婚比例高,婚姻生活對于女性來說并不是一個保護因素,相反是一個危險因素,因為結婚后女性面臨的壓力和沖突會更多,特別是在農村,女性是從自己家庭出來,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家庭;橐鰧τ谀行詠碚f則是一個保護因素,這也可能是導致女性自殺未遂率高于男性的一個因素。
對自殺未遂者要重視心理評估和治療
目前中國綜合性醫(yī)院在接受自殺未遂病例后,也只能進行軀體治療,無法對其進行心理評估和治療。在調查中李獻云發(fā)現(xiàn),令很多醫(yī)生感到頭痛的是,很多自殺未遂者總是反復采取自殺行為,這是一種醫(yī)療資源的浪費。而在國外法律規(guī)定,一旦有危及自己或是他人行為的時候,就必須強制性接受心理評估和治療。國內對自殺沒有這方面的規(guī)定,除非有危及他人的行為發(fā)生。(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