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香港的電視臺播放了一則廣告,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在溫暖的午后,兩位雍容華貴、穿戴入時的女士在綠草如茵的私家花園飲下午茶,她們的寵物狗慵懶地趴在旁邊。這時好象剛剛打玩獵的男主人回來了,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塊骨頭,往高空一扔,慵懶的狗立時就像箭一樣地竄了出去,俐落地用前爪抓住了骨頭;旋即男主人又扔出一塊骨頭,說時遲那時快,這只狗登時飛了出去,用嘴穩(wěn)穩(wěn)地叼住了骨頭。
狗愛骨頭,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看到這里也許大家不會覺得有什么新意;不過,別急,好戲還在后面,廣告的主創(chuàng)者確實是“構思巧妙”,“立意新穎”,叫人不得不佩服。
這次,男主人不丟骨頭改丟盤子了;垂涎急切的不是狗兒,換成女人了。是誰呢?就是那兩位穿戴入時、雍容華貴、氣質高雅,在飲下午茶的女士呀。
且看,盤子是往高空扔的,就像剛剛對狗兒那樣,淑女們是噌地一下就竄向高空的,就像狗兒剛剛做的那樣;當然也與狗兒不同,兩位淑女是在爭奪的。一位是用手,竄出去的同時奮力地伸出右臂,就像狗兒用爪抓;另一位是用嘴,使勁地引頸向前,就像狗兒用嘴叼,結果呢,是那位用嘴叼的淑女贏取了盤子。廣告的寓意明顯,是說盤子很好,希望大家,特別是女人快快來贏取。只是看過后,讓人百味難陳。
簡單的一個盤子,卻隱藏著深遠的涵義。盤子的功能顯而易見是與吃、喝、用等等這些消費功用聯(lián)系的,而吃、喝、用除了在公眾場所進行之外,就是在家庭這樣的環(huán)境里發(fā)生,吃蛋糕要用盤子盛,吃完要洗盤子,洗完后要放置盤子。不論是在公眾場所,還是在家庭,盤子在享樂的背后都意味著服務、家務這些瑣碎的勞動付出。
上面那則廣告很明白地表示:女人鐘愛盤子就像狗兒鐘愛骨頭一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然的特質,受一些不加思索就會自然分泌的“唾液”驅動,難以自制,甭管是淑女或是貴婦,全部難逃此劫,盡現(xiàn)原形。
可是為什么偏偏女人會鐘愛盤子呢?很簡單呀,因為女人理所當然是為男人服務的,在家里是要做家務的,──女人天生是要服侍男人的──是盤子背后最為本質的涵義,而且這種服侍必須是高質量的,六星級的。這就是男人的邏輯,可憐的是我們女人,生活其中,渾然不覺之外,還優(yōu)哉游哉加油助陣哉!
但是,僅僅滿足了吃、喝,是不能滿足男人的。走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報紙雜志,醒目的標題,夸張的字體,刺激的照片,天天如此,刊刊類似,圍繞的內容不外乎就是女性的肢體:露點走光,34D36C,隆胸疑云,“飛釘撲板”,斗胸,第一美女之戰(zhàn)種種,難以盡陳,說白了,──即“三點”乎!
為什么?只因這是男性社會,男人是這個社會的主宰──他們自己認為──女人也在無形當中推波助瀾,所以他們在滿足口舌之外,還要滿足眼球。有沒有看見滿大街的豐胸、纖體廣告,穿著三點式的model身段窈窕、美目含情、搔首弄姿地擺在大庭廣眾的面前。
無疑,廣告瞄準的是女人的腰包,但說到底是男人無盡的感觀需求,否則,豐了胸、纖了體的女性苦求的意義何在?有人會說,女人太膚淺,只會挨餓挨刀追求外表的美麗;更有心狠的說,那是因為女人太賤。難道女人的肉不是肉,女人挨了刀不會痛,為什么呀?男人可以一臉優(yōu)越地談論這個女人的胸太小,那個女人的腰太長,或是屁股太瀉,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是不是肥得流油,頭上地中海,褲腰比褲長大;更有甚者,在做完那事后,叼著根兒煙,滿臉鄙夷地評論身邊的女人是位太平公主,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那話兒不是“不太”,而是“太不”合乎最低的需求。
最最可憐的是身邊的這個女人,她不但體會不到絲毫的快感,還要忍受挖苦,而這時的女人只會一臉慚愧、無言以對,好象自己做了虧心事一樣,內疚得不得了,尋思著趕明兒也隆個胸什么的。
這就是男權的社會,男人自認是社會的主宰。在男性的觀念中,女人和狗啊、貓啊一樣,是被豢養(yǎng)的、供男性群體取樂的、沒有主觀意志的、可以隨意取舍的、天生就該搖尾乞憐搖尾乞愛的動物。就像那則廣告一樣,將女人與狗相提并論,“她們”與“它”都是男主人的寵物,只是喂養(yǎng)的食物不同罷了。
其實,將女人與動物相提并論是由來已久的,早在一七九二年,當女性主義先驅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Wollstonecraft)出版她的《為婦女權利辯》(VindicationoftheRightsofWoman)之時,各方均認為她的觀點荒唐。
一篇匿名文章隨即出現(xiàn),題為《為畜類權利辯》(VindicationoftheRightsofBrutes)。這一嘲諷的作者──今天我們知道他是湯馬斯泰勒(ThomasTaylor),一位杰出的哲學家──想要證明,把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論證再向前推進一步,其錯誤立刻暴露:如果主張平等的論證“居然”對婦女成立,為什么它對狗、貓、馬不能成立?它的推理看起來對這些“畜類”也有效;可是主張畜類有權利顯然荒唐。
由此可見,這個結論所根據(jù)的推理一定不正確;而如果它在應用到畜類的時候不正確,它在應用到女性的時候也必定不會正確,因為在這兩種情況里,所運用的論證都是同一套論證。湯馬斯泰勒借用“動物的權利”這個觀念,反諷丑化女性權利的主張。
可悲的是,在過了二百多年的今天,在如此現(xiàn)代化的香港,類似的事情還在上演,女性依然作為被歧視的一方,與動物相提并論,F(xiàn)今社會,性別歧視隨處可見,不要說找工作時的屢屢被拒、發(fā)獎金時的種種刁難、升遷時的處處設卡,單就看看那些各類店鋪中銷售的造型為肢解后的女性性器官的煙灰缸即可見一斑。
這是世間的輪回呢,還是人類的悲哀!
文章來源:香港大公報 文/傅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