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片|圖片庫|圖片網
時 尚 |汽 車|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學者撰文介紹連戰(zhàn)祖父連橫及其著作《臺灣通史》

2005年05月16日 12:43








連橫及其著作《臺灣通史》(北京日報圖)

  一百多年前,一批臺灣地區(qū)的愛國知識分子為保存中華文化、宣揚中華民族精神和謀求臺灣地區(qū)的解放而進行了不懈的斗爭,連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編著的《臺灣通史》一書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章太炎稱贊此書說:“民族精神之附,為必傳之作”

  前不久,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在北京大學作演講時,將其祖父連橫所撰著的《臺灣通史》作為一份珍貴的禮物送給了北大圖書館。那么,《臺灣通史》是一部什么樣的著作呢?

  一、連橫少年時就將著《臺灣通史》引為己任,于1908年開始著手寫作,歷經十余年努力而完成

  連橫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愛國史志學家。他在13歲時,其父為其購買了余文儀所撰《臺灣府志》并對他說:“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連橫讀后,便立下志向,“故自玄黃以來,發(fā)誓述作,冀補舊志之缺”。日后連橫將著《臺灣通史》引為己任,即以此肇端。1895年臺灣淪陷后,受到臺灣人民愛國熱情的鼓舞,連橫收集了大量抗日文告,后成為《臺灣通史》中的珍貴史料。1899年,臺南《臺澎日報》創(chuàng)刊,連橫任漢文部主筆,開始了其報人生涯。1908年他開始著手寫作《臺灣通史》。

  1912年民國成立后,連橫深受鼓舞,產生了游歷大陸的想法,“以舒其抑塞憤懣之氣!边@次旅程從日本開始,至上海,達武漢,繼而北渡黃河,到了北京,后又繼續(xù)向西、向北游歷,1914年回到臺灣。在這次游歷中,連橫結交了當時主持清史館工作的史學家趙爾巽,并被聘為清史館的名譽協(xié)修,得以大量閱讀和抄錄了館中所藏有關臺灣建省的檔案資料,對《臺灣通史》的寫作裨益良多。回到臺灣后,連橫加快了著述《臺灣通史》的進度。1918年8月,歷經十余年努力的《臺灣通史》終于完成。

  二、連橫作《臺灣通史》的目的在于開啟民智,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解放;在這部著作中,他對臺灣的開發(fā)和發(fā)展作了詳盡的記述,證明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臺灣通史》傾注了連橫大半生心血。他在自序中道盡修史之因由與艱辛:“橫不敏,昭告神明,發(fā)誓述作,兢兢業(yè)業(yè),莫敢自遑。遂以十稔之間,撰成《臺灣通史》,為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表科附焉。起自隋代,終于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遺,而臺灣文獻于是乎在!睍腥宋锇藦淖钤缃洜I臺灣的開拓者到清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仁人志士。整部著作線索清晰,“無所諱忌,見識賅博,文采斐然!

  連橫作《臺灣通史》時,臺灣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他寫這部著作的最直接目的是“冀維民族精神于不墮”,維護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于一線。他說,“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鑒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臺灣人卻不知自己的歷史,“豈非臺人之痛歟?”因此,“橫不敏,昭告神明,發(fā)誓述作,兢兢業(yè)業(yè),莫敢自遑!彼嵝雅_灣人民說,在日寇統(tǒng)治之下更要“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fā)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睆闹锌梢钥闯,連橫修史不僅在于文化的載錄傳承,更重要的是要昭示他的同胞“臺灣原本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人永遠是堂堂的中國人”。

  在《臺灣通史》中,連橫對臺灣的開發(fā)和發(fā)展作了詳盡的記述,“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yè)者,其功偉矣!闭恐髦袑ο让褚凭优_灣、篳路藍縷開發(fā)臺灣的贊美之辭俯拾皆是,從而昭示了臺灣是中國人發(fā)現(xiàn)、開發(fā)的,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歷史上,外國殖民者不斷覬覦這塊美麗的土地,臺灣人民進行了堅決的抵抗。在這部著作中,連橫對于近代以來臺灣人民風起云涌的反侵略斗爭記述尤詳。對于臺灣人民反割臺的斗爭,更是進行了濃墨重彩的記述。在《卷36·列傳8》中,對抗日英雄丘逢甲、吳湯興、姜紹祖、吳澎年、劉永福等都專門列傳記述。作者感慨道:“乙未之役,蒼頭特起,執(zhí)戈制梃,授命疆場,不知其幾何也,”他們的英勇事跡是臺灣人民的財富,可以垂范后人,激勵來者。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日據(jù)臺灣時期,中華文化在日本殖民者的同化政策下岌岌可危。連橫通過著作《臺灣通史》,提醒臺灣人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和自己的文化,“臺灣之人,中國之人也,而又閩、粵之族也!迸_灣的宗教、風俗、工藝、農業(yè),都和大陸特別是閩、粵兩省相同,此為民族文化淵源,誠不可忘。面對在文化同化政策下漢文化逐漸衰微的局面,連橫痛心地說,“洪鐘毀棄,釜瓦雷鳴,道術將為天下裂,茍不出而葆之,惟見淪胥以亡爾。烏乎,文運之衰,至茲極矣!币虼,《臺灣通史》的寫作本身就有保存中華文化的目的,“臺灣文士其有起而肩之乎?此橫之大所望也。”

  不但如此,連橫還不斷利用講述臺灣歷史的機會,積極宣傳中華民族的光榮歷史和不屈的精神,喚醒民族的自覺,抵抗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1927年秋,他和黃潘萬沖破了重重困難,在臺北開設雅堂書局,專門銷售中文書籍和大陸、臺灣產文具,為民族精神的存續(xù)可謂苦心孤詣。綜上所述,連橫作《臺灣通史》的最終目標是開啟民智,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解放!翱技韧畾v史,察現(xiàn)在之情形,探民族之特性,立遠大之規(guī)模,以求最大多數(shù)之最大幸福而后可得群眾之信仰也!薄坝麨榕_灣謀解放,為臺人謀幸福,非全民運動不為功。”這種愛國情懷,應該是《臺灣通史》的精義所在。

  三、《臺灣通史》在臺灣出版后,在兩岸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先生充分肯定了這部著作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

  為了讓《臺灣通史》能夠在當時日本殖民統(tǒng)治之下的臺灣順利出版,連橫委曲求全且頗費了一番心思。書中維護中華民族精神的立場是日本人最忌諱之處。日本官方對《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這個篇名十分敏感和不滿,所以強迫連橫改易為“過渡紀”。為使該書順利出版,連橫最后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在1920年首版《臺灣通史》中,卷四“獨立紀”上另貼有“過渡紀”三個銅印字,每一頁書邊的篇名則仍作“獨立紀”;至于書前目錄卷四則作“過渡紀”,下有小字排印:“起清光緒二十一年,終于是年九月,此篇原名獨立,嗣以字義未妥,故易之”。陽奉陰違的斗爭策略終于奏效。這樣,這部著作于1920年至1921年分上中下三冊在臺灣出版。

  這部著作初版雖只有千部,但是卻在兩岸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當時黃炎培正在上海籌備人文圖書館,在得知此書出版后即去信索取予以庋藏;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感于連橫的愛國思想,贊揚他為“英雄有懷抱之士”,并稱贊《臺灣通史》中的愛國思想是“民族精神之附,為必傳之作”,并為之作序,充分肯定了這部著作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

  1945年6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在望,臺灣回歸祖國也指日可待。在這種情況下,商務印書館本著“吾國人對于斯土千余年之經歷,亟宜有所研討以備來日之鑒戒”的宗旨,由北京大學徐炳昶教授等商得連震東先生同意,在大陸首次重印《臺灣通史》。徐炳昶為之作序說,“邦人君子,如尚不愿將祖先之所慘淡經營者完全置之腦后,則對此書允宜人手一編。”當時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云五先生為此書重印,也在一封書信中稱,“臺灣為我國最早淪陷區(qū),而《臺灣通史》一書,油然故國之思,豈僅結構之佳已哉。敝館亟欲將其重版,藉廣流傳,以彰先德!睆埰潢缹Υ藭脑u價更高。他認為:“一部臺灣通史,其勢力超過于日本全部陸?哲,因為日本軍隊只能占領臺灣的土地而不能征服臺灣的人心。雅堂先生的大著,發(fā)揚愛國思想,喚醒民族靈魂,把明鄭以來200多年的反抗異族、爭取自由的光榮歷史,作系統(tǒng)的記載,使革命的火炬,輝煌地照耀著!

  四、怎樣看待《臺灣通史》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連橫的《臺灣通史》仿照司馬遷《史記》的體例,敘述了從隋大業(yè)元年(605年)到清光緒21年(189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臺灣,橫跨1290年的歷史時空,將包羅萬象之內容納入88篇之中。全書既體現(xiàn)了臺灣與祖國大陸在政治、經濟、法律、典儀、文化、宗教等方面一脈相傳的歷史淵源,又突出了臺灣地區(qū)的地方特色。

  當然,《臺灣通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史料的考據(jù)上,由于時間和客觀條件所限,作者對很多史料沒能進行詳盡和細致的考證,所以存在一些錯誤。二是作者在寫作《臺灣通史》時,在體例上將臺灣史作為“國別史”來處理,也不正確。當然,這和當時的歷史條件有關,由于臺灣處于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之下,連橫這種處理方式是繼承了抗日先賢的斗爭精神,表達“誓不臣倭”之意。連橫先生在《臺灣通史》殺青之時曾賦詩一首云:“傭書碌碌損奇才,絕代詞華謾自哀;三百年來無此作,拚將心血付三臺!彼阅艹删瓦@一部巨著,主要是其愛國之心和赤子情懷使然。

  (摘自《北京日報》·理論周刊;作者:徐博東、陳星;分別為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助理)

  附:連橫及其學術著述

  連橫(1878年-1936年):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祖籍福建龍溪,是近代中國愛國史志學家、詩人。連橫一生著述甚豐,除了《臺灣通史》外,還著有《大陸詩草》、《大陸游記》、《臺灣詩乘》、《臺灣語典》、《雅言》、《劍花室詩集》、《雅堂文集》、《臺灣稗乘》、《臺灣詩薈》等;在寫作《臺灣通史》的過程中,他還將30余種極其珍貴的史料輯成了《臺灣叢刊》,對其后的臺灣史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資料據(jù)北京日報)

 
編輯:張明】
:::相 關 報 道:::
·新聞背景:連戰(zhàn)帶往大陸的禮物《臺灣通史》 (2005-04-27)
 
專題網站: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