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針對中國的各種貿易壁壘,形式正在不斷翻新!痹22日舉行的“貿易救濟措施高層研討會”上,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王世春強調說。
事實上,在此次由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美國海陸國際律師事務所聯(lián)合舉辦,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協(xié)辦的研討會上,多位人士已就此取得共識:國外對中國貿易救濟調查手段仍將以反傾銷為主,但對各種不斷翻新的貿易壁壘,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相對于反傾銷,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美國的“337調查”。美國海陸國際律師事務所米特爾伯格介紹說,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的專利(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不公平貿易的調查被稱為“337調查”,因為此調查是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案第337條進行的。大部分337案件涉及專利侵權,此外還包括商標與版權的侵權、濫用商業(yè)秘密等其他337案件。
在他看來,中國企業(yè)正面臨美國“337調查危機”:2003年美國針對中國內地公司進行的“337調查”,比針對其他任何國家的公司都要多。
加拿大今年對中國發(fā)起的反補貼調查,成為此次研討會與會人士關注的話題之一。今年,加拿大相關產業(yè)對中國出口的三類產品(金屬緊箍件、薄型地板和燒烤架)提起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申請,要求對上述三種產品征收反補貼稅。加拿大政府接受申請并立案,由此成為中國首次遭遇國外的反補貼調查。
王世春認為,“面對日益嚴峻的貿易摩擦形勢,我們既要保持平常心態(tài),不必大驚小怪,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妥善加以應對!
據了解,作為政府主管部門,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直重視國外貿易救濟調查的應對:一方面,就國外貿易救濟措施調查中的歧視性、不公平做法,積極展開政府交涉;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培訓、召開研討會等多種方式,提高企業(yè)通過應訴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指導企業(yè)有效應訴。
王世春表示,在實踐中,已逐步建立起包括我駐外經商機構、涉案企業(yè)、相關商會和律師參與的多渠道的貿易救濟措施信息交流網,初步形成了商務部、地方商務主管部門、中介機構、有關企業(yè)參加的應對國外貿易救濟措施的工作機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希望有更多的企業(yè)參與應訴,希望商協(xié)會、律師事務所等,能充分發(fā)揮中介機構在應訴中的組織、協(xié)調和服務功能!(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