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09日 星期二
站內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 時 尚
  中新百貨 | 短 信 | 專 稿 | 出 版 | 供 稿 | 產 經 資 訊 | 廣 告 服 務 | 視 頻 | 心路網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席卷全球 “精子危機”已然來臨

2004年03月09日 10:43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與1940年相比,今天全世界男子的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幾十年之后,人類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無精危機”

  記者/徐海屏 玄昌

  2002年3月,英國醫(yī)學研究會的一份科研報告稱,英國男子的精子數(shù)量在過去50年中減少了一半多,其它發(fā)達國家亦出現(xiàn)同樣現(xiàn)象。報告稱,1970年以后出生的蘇格蘭男子,生育能力較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男子降低25%,精子數(shù)量正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

  一年多以后,相似的故事發(fā)生在中國。

  2003年12月,《中華男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份題為《成都地區(qū)549名大學生精子質量調查》的報告,成都市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所主治醫(yī)師李剛及其同事,通過對成都地區(qū)14所高校549名志愿學生的精子狀況進行檢查,并將此檢查結果與國內文獻報道的結果進行對比,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論成都地區(qū)的未婚男性大學生“將來不育癥的發(fā)生率可能高于目前文獻報道的12%~16%,甚至超過1/3”。

  席卷全球的精子滑坡

  10年前,一些美國研究人員曾勸說人們不要顧慮男子精子數(shù)量問題。但今天,盡管對于男性精子數(shù)量是否下降的爭議還沒有完全結束,但科學界已經把它作為一個大問題來看待。美國的一位化學教授甚至預言,到2040年,美國將有一半的男人沒有生育能力。

  最早關于全球成人精子質量下降的報道來自丹麥。1992年,丹麥科學家卡爾森等人在綜合了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的61份研究報告后發(fā)現(xiàn),從1940年到1990年,成年人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數(shù)量從1.13億下降到6600萬,精液量從3.40毫升下降到2.75毫升。與1940年相比,世界男子的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

  接著,又有相似結論陸續(xù)發(fā)表。1994年,比利時根特大學醫(yī)院的研究者報道,從1977年到1994年,精子捐獻者每毫升的精子數(shù)量平均下降了1000萬。愛丁堡蘇格蘭生物生殖中心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生于60年代后期的男性供精者,精子平均數(shù)較40年代的男性供精者少40%。法國巴黎精子銀行的消息也不樂觀,捐精者的平均精子數(shù)大約每年下降2%,從1973年到1992年,總共下降32%。

  由于以人為研究對象有許多困難,尸檢結果顯得難能可貴。芬蘭的研究人員通過30年尸檢記錄,發(fā)現(xiàn)精子數(shù)量逐年降低。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30~50歲的日本男子平均1毫升的精液中有8400萬個精子,而20歲上下的男子只有4600萬個,幾乎少了一半,這造成男性不孕癥大大增加。

  還有一個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是,除了精子數(shù)下降,活動精子的比例和正常形態(tài)精子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分別為每年下降0.6%和0.5%)。

  據(jù)日本國立環(huán)境研究所科學家森田昌敏介紹,在全國范圍內對精液性狀(包括數(shù)量、精子運動能力、精巢重量及功能等)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精子的運動能力,較過去顯著降低;對交通事故死亡者的解剖結果表明,近20年來精巢重量也有明顯變化,相比之下,20世紀80年代的精巢最重,以后有所減輕這有可能是精液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國內情況令人擔憂

  1997年,有科學家采用對不同地區(qū)進行分類研究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卡爾森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精子數(shù)量下降的情況主要發(fā)生在歐美,在非西方國家不明顯。

  然而近年的報道卻反映出中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根據(jù)廣州市第二醫(yī)院生殖助孕中心的統(tǒng)計,廣州市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數(shù)量從50年前的1億至2億個,減少到了目前的6000萬至1億個。

  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在接受志愿者捐獻精子時也發(fā)現(xiàn),只有20%的捐獻者精子能通過嚴格檢驗。在最早有意向上海市人類精子庫捐獻精子的700多名志愿者中,85%以上都是在校大學生,多數(shù)人精子不合格,主要表現(xiàn)為精子少、存活率低、活躍性差。

  有關部門的另一項調查數(shù)據(jù)是:與20世紀80年代初期相比,在北京市從未有過性交史的青年每毫升精液含精子數(shù)目下降一半以上,精液量下降20%以上,每次排射精子總數(shù)下降65%以上,精子活動力下降25%以上,正常形態(tài)精子百分率下降20%以上。

  有一個臺灣教授研究了臺灣省成年男子精液質量,發(fā)現(xiàn)在過去的50年內呈直線下降趨勢,人均精子數(shù)目減少了一半。該教授在公開刊物上提醒后人,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出現(xiàn)“無精危機”。

  與此同時,精子的質量也在悄然衰退;、劣質精子的比例在增多,其活力、穿透力、致孕率在下降,這也導致男性不育的比例逐年增加。有統(tǒng)計表明,1960年因為不育而尋求咨詢的男性只占8%,如今則高達40%以上。上世紀70年代男女不育癥患者的比例為3比7,90年代這一比例已上升到1比1。

  公認的結論,未確定的證據(jù)

  “雖然男性精液狀況逐漸下降的科學猜測基本被世界醫(yī)學界所承認,但是到目前為止尚無足夠的嚴謹證據(jù)來證明這個猜測!痹诮邮鼙究浾卟稍L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譽所長郭應祿教授指出,“目前認可的證據(jù)還都是偶然性的或者不是結論性的。要得到科學、完善、嚴謹?shù)慕Y論還需要通過合理設計研究課題、協(xié)作和投資研究等手段,來明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相關問題,以避免我們后代的生育能力與生殖健康受到損害。”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計劃生育研究所所長、生殖醫(yī)學中心負責人熊承良教授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中國產生的科研結論都是從很局部的數(shù)據(jù)中得到的,這并不能反映我國整體的男性精液,甚至不能反映一個地區(qū)的真實狀況。“很多成果建立在早先一些文獻提供的數(shù)據(jù)基礎上,并沒有做一個很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查。各項研究檢測的方法,檢測手段也不夠統(tǒng)一與標準,檢驗過程與人員也沒有經過統(tǒng)一化,這樣得出的結論都不具有足夠的科學性、權威性、準確性!

  誰是罪魁禍首?

  相當多的證據(jù)表明,文化程度高的男性精子密度,要低于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人群;城鎮(zhèn)戶口男性、使用電器數(shù)多的男性、精神緊張的男性,其精子數(shù)量與精子正常形態(tài)百分率都會比這些因素打分較低的男性要少。

  而高文化程度、城鎮(zhèn)生活、電器數(shù)量等因素都是伴隨著社會的整體進步而出現(xiàn),這似乎意味著,社會的進步必然以男性生殖健康的退化作為代價。

  郭應祿和熊承良都認為,輻射、水污染、內分泌干擾物等等都會影響到生殖健康。但郭應祿教授指出,在某種情況下,相關性并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系,還需要調查其他可能的影響。熊承良教授也指出這個因果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到目前為止,影響男性生殖健康的真正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僅僅在不育方面,迄今為止還有40%左右的病因無法查明。”

  但是一些因素還是明顯暴露出對男性健康的負面影響。郭應祿教授指出,食物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會影響生育,比如食品添加劑、著色劑、防腐劑,以及一些農副產品可能殘留的農藥等合成化學污染物。而人們接觸的物質中,損害生殖功能的也不少,主要有來自于化學工業(yè)造成的空氣、水等環(huán)境污染,除此以外還有隨處可見的各種輻射。男性的“生活標志”——抽煙與喝酒對男性生殖健康也構成了最普遍的威脅。濫用抗生素、激素類等藥物,以及越來越多的性保健品都會對生殖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

  郭應祿還指出,男性生活質量普遍比女性低,這也是一個原因。相比之下,他們平均睡眠少、不注重飲食、參加體育運動時間少、接受健康體檢次數(shù)少等方面。

  “相對而言,男性健康長期處在被忽視的狀態(tài),特別是生殖健康!毙艹辛贾赋觯c身體其它部位相比,生殖健康方面產生的影響是潛在的、隱形的,所以長期沒有引起注意,特別是男性這個領域。-

  (本文部分數(shù)據(jù)引自浙江省計劃生育科研所專家張凡論文《環(huán)境因素與精子質量》)

 
編輯:金秋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關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誠聘英才】-【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