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1月25日電 據(jù)《西安日報》報道,昭陵給世人又帶來欣喜,唐太宗李世民的衣冠冢遺址被發(fā)現(xiàn),同時確認了長孫皇后的山洞墓葬,以及出土了昭陵六駿的唐朝原始基座,考古專家說重見天日的一些文物顛覆了一些對昭陵認知上的誤傳。
昭陵考古隊隊長張建林說,今年發(fā)掘出了昭陵的寢宮遺址,遺址被一個近似方形的圍墻包圍,里面有大型的建筑基址。寢宮實際上是唐代進行昭陵祭祀的最主要場所,里面放置著唐太宗生前所戴的帽子、所穿的衣服和用過的器具。常年供奉的珍饈佳肴、燈燭蠟臺等也放在寢宮里。唐朝后世皇帝親謁昭陵的時候,先要讓衣冠出游,就是抬著衣服和帽子,出來普照天光游行一圈又放進去。大批的守陵宮人生前也住在寢宮。在清代祭祀的大殿遺址地下80厘米處,發(fā)現(xiàn)了唐代柱石。對于這些唐代柱石,歷史上是用作什么樣的建筑及其用途,還有待繼續(xù)考證。
這次勘探確認九峻山上的神秘大洞“更加肯定是墓葬了”,里面墓葬所需要的它基本都有,洞口朝南,緊接著是墓道、墓室,墓室里面是棺棚,墓室頂部穹隆頂畫著壁畫,這些特征都符合墓的要求。長孫皇后臨死遺愿給唐太宗,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昭陵博物館副館長李浪濤說考古隊這次仔細勘探石山上的最大鑿洞,應(yīng)是長孫皇后的墓葬。后來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時,長孫皇后與他一起重新合葬在了昭陵的地宮,此墓就荒了下來,形成一個空墓。
另一新發(fā)現(xiàn)就是昭陵東北角的叢葬窯,這個窯是用石頭堆起來的,共兩層,四孔窯洞,里面有鎧甲馬、陶人等。
張建林說:“除了六駿的殘塊以外,這次還搞清了昭陵六駿排放的原始位置和原始架構(gòu)。”昭陵六駿都有基座,每個座都由三層組成。當(dāng)年唐太宗下葬時為了使六駿顯得醒目,座基是非常高的,復(fù)原高度距現(xiàn)在地面足有1米多。今人看到的六駿被盜竊前的座,以為就是唐時的原始座址,其實并不是唐朝六駿的原始位置。清人把唐代的六駿從原始位置移動了,同時把基座上層也一塊移動,擺成了一堵緊連的壁雕。而此次發(fā)掘的唐代原始基座顯示,當(dāng)時每匹馬是分開的,因為原始基座的下層并沒有移動,而它們之間是階梯間隔的。(記者原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