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4日電 臺灣當局在非洲的“友邦國”利比里亞日前宣布與臺灣“斷交”成為陳水扁上臺三年以來,臺當局已掉了的第三個“邦交國”。目前僅剩下26個所謂“友邦國”。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登署名望凱的文章指出,臺當局“外交”到處碰壁,“友邦國”越來越少,由此可見一斑。
針對利比里亞拂袖而去,島內輿論指出臺“外長”簡又新無可避免又被叮得“滿頭包”,而陳水扁在李登輝之后繼續(xù)在國際間推行所謂“務實外交”、“金錢外交”再次遭到島內各界的抨擊。
文章指出,陳水扁上臺以來,秉持李登輝的“旨意”,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不惜大量揮霍金錢,企圖收買拉攏一些經濟落后的國家與臺灣當局“建交”,期望在聯合國增加一個“為臺灣提案的國家”,為臺灣擠進聯合國效勞。這種傾臺灣民眾大筆血汗錢只為買一個“為臺灣提案的國家”短暫的“鐘點”,以及為了維持“邦交”,也只能忍痛撒錢的做法,對于近年來標榜“自由民主”的臺灣,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對此,島內輿論抨擊說:“金錢外交”嚴重傷害臺灣民眾的自尊心,損害臺灣在國際上的形象。臺當局以“經援換邦交”的做法,其反效果已不斷浮現,當局的所謂“正名”、以“臺灣名義”進入聯合國等,都是無視臺灣的“外交”困境釀成的嚴重惡果。臺當局近年來多次傳出對中美洲一些“友邦國”的“獻金丑聞”,更是嚴重傷害臺灣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