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 中國軍報《解放軍報》今天刊載署名為“清源”的文章,就臺灣方面近來一些的動態(tài),發(fā)表了評論。文章認為,臺灣某些人試圖通過一些活動來分裂祖國,事實將證明,他們的這些行徑是不得人心的,“臺獨”將沒有出路。
文章稱,9月1日,臺灣當局開始發(fā)行所謂封面加注“臺灣”英文字樣的“新護照”,引起輿論大嘩。臺灣“外交部”隨即出面“強調”,“新護照封面加注‘臺灣’英文字樣,沒有任何政治考量,完全是功能性取向”,聲稱這“是臺灣大多數民眾一致支持的主張,是為了方便民眾出國旅游,絕對無關政治,也沒有任何的政治意涵”。
事實真是如此簡單嗎?9月6日,在臺灣當局支持下,“臺獨”分裂勢力策劃在臺北舉行了所謂“臺灣正名”游行,公然圖謀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民進黨上臺以來,為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導演了一場又一場“漸進式臺獨”鬧劇。這些活動或明或暗,但無論臺灣當局如何解釋,終究是掩耳盜鈴的伎倆。
“漸進式臺獨”活動變本加厲
文章指出,民進黨上臺之初,迫于內外壓力,打出了“四不一沒有”的幌子。但是,它始終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在其自認為羽翼豐滿的時候,遂公然拋出“臺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的謬論,暴露出“臺獨”分裂的政治面目。與此同時,它還打著“本土化”的旗號,公然執(zhí)行“去中國化”政策,不斷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對外交往等各個領域全面推行各種“漸進式臺獨”活動,企圖為最終走向“臺獨”鋪路。
陳水扁利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和資源,當政不久就要求“外交部”為所有“非邦交國”的“駐外”機構“正名”,直接加上“臺灣”的名稱,同時命令各“駐外”機構在“外交”場合停止使用象征“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國徽”,全部以“國旗”或“梅花”等標志取代。這種情況被變本加厲地擴大到請柬、宴客菜單等日常用品上。臺“新聞局”局徽上因為帶有“中國版圖”圖樣和“中華民國國旗”標志而被更換,其出版的“中華民國年鑒”英文版封面上也加注“TAIWAN”字樣,并將首頁的“中華民國全圖”移至書末,代之以臺灣區(qū)域圖。臺灣軍隊長期堅持的反“臺獨”教育被強令取消,各基地營區(qū)里所有宣傳“統(tǒng)一中國”、“復興中華文化”、“反對‘臺獨’”等標語和口號也被強令全部清除。臺灣當局還以凍結補助款為要挾,強令臺灣民間組織“中國國際法學會”在英文年報上加注“TAI-WAN”字樣。
在文教及意識形態(tài)領域,民進黨執(zhí)政當局大搞“文化臺獨”,刻意將“臺灣文化”和中國文化割裂并對立起來,強調要回歸“臺灣主體意識及主體文化”,妄圖割斷與祖國的文化臍帶。一批“臺獨”分子把持了臺灣各級文化教育機構,打著“本土化”的幌子,加強對學生的“本土教育”,強令在中小學開設“鄉(xiāng)土語言”課程,推廣“臺語”(閩南話)教學,以示與沿襲已久的“國語”(普通話)的區(qū)別;修改教科書,把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作為“外國”歷史、“外國”文學,在9年義務教育中推行;推翻原來采用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方案的決定,強制推行所謂“本土研發(fā)”的“通用拼音”,千方百計為“臺獨”勢力培養(yǎng)新的社會基礎。
臺灣當局此類處心積慮、層出不窮的動作,正如一個“臺獨”分子所聲稱的,目的就是要“使國際間忘掉‘中華民國’的存在,習慣于用‘臺灣’作為國家的名稱”。
認清“漸進式臺獨”的險惡用心
文章認為,透過民進黨上臺以來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推行的各種“漸進式”活動,我們可以清楚地看清其隱藏在背后的“良苦用心”,就是決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長期以來,“臺獨”分子一直聲稱“臺灣人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已形成一個獨立的民族”,民進黨的“文化政策白皮書”也提出“當前臺灣民族主義的最高層次是對中華民族、中國人及相關的中國政府的反抗”。臺灣當局領導人上臺后,面對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大框架,面對祖國大陸為穩(wěn)定和改善兩岸關系作出的一系列實際的努力,面對求和平、求安定、求發(fā)展的臺灣主流民意,不得不收斂自己的“臺獨”行徑。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突顯所謂“民進黨主政后的新國家形象”,對“臺獨”勢力有所交待,臺灣當局就從“駐外機構”到各級行政機構、從“護照”到教科書入手,去除與“中國”有關的稱謂、符號、標志、象征、內容等,代之以“臺灣”字樣及象征“臺獨”的圖案,絞盡腦汁地推行各種“去中國化”政策。
也就是說,臺灣當局要以潛移默化、日積月累的方式,混淆視聽,將“臺獨”根植于臺灣社會的各個角落,侵蝕臺灣民眾的“中國情結”,影響其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尤其是利用教育的渠道,不遺余力地歪曲歷史,向廣大民眾灌輸“臺灣人不等同于中國人”,“臺灣的民主化就是要建立臺灣人自己的新國家”的思想,用“臺獨文化”對他們洗腦,使其遠離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影響,試圖借此培植分裂主義的土壤,淡化中國文化對臺灣民眾的影響,使臺灣民眾從意識形態(tài)上拒絕認同中國文化,為“臺獨”創(chuàng)造社會環(huán)境,最終使臺灣從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各個方面逐漸從中國脫離出去,完全走向“臺獨”。
臺灣當局不斷進行“漸進式臺獨”活動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維系自身微弱的執(zhí)政基礎。陳水扁執(zhí)政乏績,每當面臨執(zhí)政危機,最常用的一個招數就是推動“漸進式臺獨”活動為自己解套!靶掳孀o照”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拋出,就是企圖以此博取“臺獨”勢力的歡心,鞏固“臺獨”票源,扭轉明年“總統(tǒng)”選舉的劣勢。陳水扁公開宣布將在“新版護照”上加注“TAI-WAN”字樣時,就聲稱這是給“臺獨”組織的一個“大禮”。由此可以看出,臺灣當局對所謂發(fā)行“新版護照”的“功能性取向”的解釋是多么蒼白無力!
“臺獨”違背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隨后指出,民進黨執(zhí)政當局習慣于利用臺灣民眾希望當家做主的心理,為其從事“漸進式臺獨”活動披上“民意”的外衣。但“漸進式臺獨”活動的加劇,嚴重挑釁了一個中國原則,違背了臺灣民眾求和平、求安定、求發(fā)展、希望改善和發(fā)展兩岸關系的愿望,更損害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這正是兩岸關系僵局持續(xù)的根源。臺灣當局為滿足一己私利,不惜把臺灣人民的福祉作為其政治生命賭注,其口頭不斷宣示的“誠意”和“善意”下所包藏的“臺獨”禍心,早已引起臺灣人民的警覺與不滿。
針對島內“臺獨”勢力大搞所謂“臺灣正名”游行,臺灣多個團體9月6日舉辦記者會、祈福放天燈等活動,表達堅決反對“臺獨”、反對“臺灣正名運動”的立場。9月7日,臺灣數萬群眾自發(fā)走上街頭,群情激昂地高呼“反‘臺獨’、救臺灣”、“‘臺獨’正名、自尋死路”、“和平統(tǒng)一、一中救臺”等口號,表達反對“臺獨”、反對“臺灣正名運動”、渴望和平的心聲。游行青年代表更發(fā)出誓言:“中國是我臺灣人民的血脈淵源;中國是我臺灣人民不可剝奪的權利;中國是我臺灣人民不可侮辱的尊嚴;中國是我臺灣先人以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的祖國!
文章最后明確指出,臺灣當局無論是推行“漸進式臺獨”,還是公然鼓吹“一邊一國”謬論,都難以撼動一個中國原則,難以抗拒和平統(tǒng)一的潮流。歷史必將證明,任何形式的“臺獨”都是走不通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