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際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澳大利亞媒體分析薩達姆成功潛逃的四點原因

2003年07月28日 10:58

  中新網(wǎng)7月28日日電 駐伊美軍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保安行動”,對巴格達曼蘇爾住宅區(qū)的一座民房進行了突擊搜查,打死5人卻沒有發(fā)現(xiàn)薩達姆的蹤跡。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官員稱,他們將在“幾天內”揭開伊拉克戰(zhàn)爭的最大謎團---薩達姆的下落。28日,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分析披露了薩達姆在美軍的嚴密搜索下屢次得以逃脫的原因。

  《悉尼先驅晨報》稱,22日,美軍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擊斃了薩達姆長子烏代和次子庫賽之后,向美軍提供有關薩達姆下落的伊克人驟然增多。25日,美軍又根據(jù)伊克人提供的情報,在薩達姆老家提克里特的一棟房屋內逮捕了至少10名薩達姆的前保鏢。這些前保鏢和線人提供了大量關于薩達姆的情報,但時至今日,薩達姆仍逍遙于美軍的嚴密追蹤之外。該報認為,薩達姆能成功逃生,主要是緣自以下四點原因:

  一、薩達姆擁有強健的身體,且逃亡經驗極為豐富。薩達姆1937年生于伊拉克美索不達美亞平原,從小家境貧寒,極為困苦,不得不從事大量體力勞動,但這也同時造就了薩達姆強健的體魄。掌握伊拉克政權后,薩達姆更是注重鍛煉身體,據(jù)其私人醫(yī)生介紹,薩達姆每天早上四點起床,然后去游泳一小時左右,常年如此。幾年前,薩達姆還在巴格大北部底格里斯河游了一個來回。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yī)生最近表示,“薩達姆身體很好,智力也不錯,能夠躲藏美軍追捕多年”。

  薩達姆一生經歷坎坷,逃亡經驗因此極為豐富。早在1959年,22歲的薩達姆因刺殺伊拉克總理失敗,被迫逃亡敘利亞,在整個逃亡過程中,薩達姆躲過秘密警察及安全部隊的多重追蹤,最終安全到達敘利亞。這是他人生關頭第一次最險惡的逃亡經歷。兩伊戰(zhàn)爭期間,為防止伊朗情報機構的暗殺,薩達姆制定了系列預防措施及方案,這些嚴密的措施方案,在兩伊戰(zhàn)爭及海灣戰(zhàn)爭中都得了進一步的豐富與完善。當美軍此次大兵壓境時,薩達姆按照歷次經驗及預定的方案,順利的從“人間蒸發(fā)”。

  二、薩達姆行事低調沉穩(wěn)。據(jù)抓捕的薩達姆前保鏢稱,薩達姆辦事低調,行動沉穩(wěn),這無疑也增加了其暴露抓捕的難度。22日,烏代及庫賽被美軍打死,人們從電視畫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艱難的逃亡生涯里,烏代及庫賽仍選擇住在高尚住宅區(qū),而且生活仍然奢華。在CNN播出的電視畫面中,出現(xiàn)有聽裝可口可樂的鏡頭,可口可樂盡管不是什么奢侈品,但在生死存亡的逃亡關頭,喝可口可樂,足以反映烏代庫賽行事招搖的花花公子風格。很難說這與他們的死亡沒有關系。反觀薩達姆,逃亡則要低調得多,據(jù)其前保鏢稱,他多選擇居住在不引人注目的地域,“有時甚至是出租屋內”。

  三、以牙還牙,用金錢收購叛徒人頭。為早日順利抓捕薩達姆及眾多前政府高官,美國許諾向提供消息的人士獎勵巨額美金。其中提供薩達姆消息者將獎勵2500萬美元,烏代庫賽分別為1500萬美元!都~約時報》曾報道說,“當美軍共懸賞3000萬買烏代、庫賽的人頭時,其親戚扎伊丹顯然是抵擋不住這個巨大誘惑的,每個摩蘇爾人都相信這一點!睘閼土P告密者,薩達姆也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拿出巨額賞金來收購叛徒的人頭。在扎伊丹出賣其兩個兒子后,薩達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親戚對英國記者道格朗特·赫吉森道:“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薩達姆都會殺了扎伊丹的,他一定會的。美國人懸賞3000萬美元買他兩個兒子的人頭,但按薩達姆的性格,他肯定會出至少5000萬美元來買叛徒扎伊丹的人頭!边@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那些希望冒險嘗試的人構成了威懾,一些人在出賣薩達姆前也不得三思而后行了。

  四、擁有眾多幾可亂真的替身。薩達姆執(zhí)政三十五年來,每一天都在防備著外界的刺殺行動。為保證安全,薩達姆幾十年來在全國挑選了眾多替身,這些替身大多都達到了幾可亂真的程度。他們不僅平時生活在本該“薩達姆”居住的住宅內,還被安排出面接見外國元首及國內政府官員。甚至有時代替薩達姆接受例行體檢,所以美國方面獲取的DNA及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很有可能就是替身的。這對美軍的追捕行動來說,無異于一場噩夢。(固山)

 
編輯:龍劍武

相關報道:駐伊美軍血洗巴格達民宅 薩達姆又成功逃脫 (2003-07-28 09:47:23)
          美軍稱可能在24小時前與薩達姆失之交臂 (2003-07-27 17:36:24)
          丈夫死兄弟被殺父母在逃:薩達姆的女兒度日如年 (2003-07-26 23:10:42)
相關專題:伊拉克戰(zhàn)爭
  打印稿件
中新網(wǎng)分類新聞查詢>>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