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家園基本上是純營業(yè)性——舊貨流通買賣的所在。柏林東站“潘家園”是社區(qū)組織的一個居民聚會活動場所。它也進行買賣,使居民互通有無
德國首都柏林東站有個類似北京潘家園的舊貨市場,雙休日開張。我暫住的地方離“潘家園”很近,雙休日總要去逛一逛。邊逛便想起北京潘家園,不由地便進行了對比。
北京潘家園在東三環(huán)內(nèi)一個大院子里經(jīng)營,是當?shù)卣俪龅墓潭▓龅。?jīng)過幾年發(fā)展,蓋起了遮陽避雨的高房大屋,儼然是舊貨大超市。柏林東站“潘家園”是占用馬路、廣場開辟的臨時市場。周一到周五,馬路是汽車和行人的通道,廣場是人們休閑娛樂的所在。只是在雙休日,才把道路、廣場改成了舊貨市場。星期日下午6點左右收攤后,道路、廣場便又恢復了原樣。
北京潘家園的攤位,據(jù)說有3000多家,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商戶云集在此經(jīng)營。規(guī)模之大,京城少有。柏林東站“潘家園”的攤位,我仔細數(shù)過,一共是329個。每個攤位所占距離3至5米左右。有市場管理者統(tǒng)一提供的木板木架白布臨時搭建起來的遮陽避雨棚子,也有自個家開著客貨兩用車停靠在路邊成為攤位的?傮w規(guī)模不大,如果單純走,半個小時就可以逛一圈。但在一個社區(qū),有這么一個規(guī)模的舊貨市場,也算不小了。
柏林東站“潘家園”的商品,像北京潘家園一樣琳瑯滿目,古往今來的都有。套句開玩笑的話,除了原子彈沒有,什么東西都有。材質(zhì)有金屬、竹木、石玉、紙張、布帛、絲緞、玻璃、陶瓷等,凡是可以制作家庭日用品、工藝品、裝飾品的材料,幾乎都可以見到。玻璃器皿較多,制作精良。書刊也很多,印刷精美。軍用服飾徽章很多——多是第三帝國時期的。銀制餐具不少,價格昂貴。也有現(xiàn)場編制兒童用帽子、襪子玩具之類手工藝品的。大量商品是德國的“土特產(chǎn)”,也有進口的外國貨。來自中國的主要是瓷器用品和瓷質(zhì)彌勒佛像、觀世音像和紅臉關(guān)公像等。
北京潘家園,每到雙休日,人頭攢動,熙熙攘攘,討價還價,吆吆喝喝,人聲鼎沸,十分熱鬧。柏林東站“潘家園”卻是十分安靜。雖然也有300多個攤位,但男女攤主都是靜靜地坐在攤位后面椅子上,默默地喝著飲料,看著自己的商品和流動的顧客,沒有一個發(fā)出叫賣聲的。男女老少顧客也都是從容地走來走去觀賞、撫摸和把玩,偶爾問價也都是小聲小氣。整個市場,人頭攢動不熙攘,一片寧靜祥和氣象。偶爾聽到狗的叫聲,顯得特別響亮。
柏林東站“潘家園”的攤主多數(shù)是白人,也有亞裔人、拉美人。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人?我向一位已經(jīng)加入德國藉在附近開商店的中國女士打聽。她介紹說,攤主都是當?shù)氐某W【用,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周一到周五上班,雙休日時,把自己家老輩傳下來用不著的或家里多余的物件,拿到市場上出售,像其他家庭開車出去旅游一樣,也算是一種消遣形式。租賃攤位要收費,但不高,完全可以承受。她還說,外國留學生們也有在市場上擺地攤出售從本國帶來的物品,一般只要向管理部門交點攤位費就可以。也有不交費就擺攤的,看到市場管理人員過來檢查,收起攤子走人也就是了。管理人員也不為難留學生。
逛過幾次柏林東站“潘家園”后,感到它和北京潘家園的“性質(zhì)”有點不一樣。北京潘家園基本上是純營業(yè)性——舊貨流通買賣的所在。柏林東站“潘家園”是社區(qū)組織的一個居民聚會活動場所。它也進行買賣,使居民互通有無,更重要的是,它在鑒賞買賣“寶物”的互動中,交流了思想,提高了鑒賞能力,促進了社區(qū)的穩(wěn)定。
中國城市——尤其是北京市的社區(qū)能不能在適當?shù)牡胤,也開辟一些這樣的舊貨市場,讓居民把自己家里的舊貨處理一下,同時也讓居民在雙休日多一個好看好玩的去處呢。這似乎也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真正做起來也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夏廷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