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北京首家膠囊公寓有點糙
78歲的北京老人黃日新最近在海淀區(qū)六郎莊也開了8間膠囊公寓。這8間膠囊公寓是由三間10平方米的小屋隔斷而成的,平均每間膠囊公寓面積不到2平方米。
黃日新說建造膠囊公寓不是為了賺錢,只想找到一種解決剛畢業(yè)大學生的住房問題的辦法,他希望膠囊公寓能被政府和社會重視。從這個角度說,膠囊公寓確實有一定意義。
有人講述了入住感受:“平躺在床上伸開雙臂根本不可能,睡覺翻身很勉強。眼望屋頂,耀眼的白色透過隔間上的鐵絲網(wǎng),覺得很壓抑。想坐起身來,是需要幾個高難度動作的,蹭到電腦桌前讀書看報倒是較為愜意,不大的空間反而有利于集中注意力。關上防盜門后,小隔間完全成了封閉的盒子,除了屋頂看不到任何外界的東西。屋子到處是新刷油漆的味道,洗漱池遠在走廊的對面,樓內(nèi)沒有廁所,只能利用樓外附近的公廁!
調(diào)查
新浪網(wǎng)做了調(diào)查,截至目前,共有16638名網(wǎng)友參與,對“你認為膠囊公寓能得到推廣嗎?”這個問題,54.4%的人表示前景看好,31.9%的人認為“不能”,還有13.6%的網(wǎng)友認為“不好說”。
“膠囊”標本大集合
最精致:日本9H
去年12 月在京都下京區(qū)新開張的9H Hotel,可以說是膠囊旅館中的豪華版。9H在時間上定義了住客的生活模式:1小時洗漱、7小時睡眠再加1小時的休息,共9小時。之所以說它是豪華版,原因在于9H的內(nèi)部設計和平面設計分別是由日本著名設計師柴田文江和廣村正彰操刀的,蜂巢一樣排列的睡眠格子由加固塑料制成,房間內(nèi)部安裝了人性化的操作系統(tǒng),溫度、光線、時鐘和音樂可自行調(diào)節(jié)。
住客靈活設置時間,時間一到,會有“光”將住客照醒。旅館有9層,共125個“膠囊”單間,提供的服務均屬四星級水準。酒店中常見的用品這里一應俱全,從洗浴用品、到拖鞋、飲用水都是四星級,而且充滿設計感。這里同時接受男女住客,睡房、洗浴、休息區(qū)都做了明確的男女區(qū)分,充分考慮到了女性住客的安全及隱私。9H旅館的價格還是足夠親民的,每晚的住宿價格為4900日元(約370元人民幣)。
最奢華:紐約Yotel
源自日本膠囊旅館的概念,但配備客機頭等艙高級設備的Yotel,正進入寸土寸金的紐約市。造價據(jù)說高達8億美元,共23層,669個睡眠艙,每間面積約11平方米,分單人間和雙人間。Yotel的創(chuàng)始人西蒙·伍德羅夫2002年乘坐頭等艙飛往夏威夷的途中萌生了建造飛機頭等艙式旅館的念頭,旅館里高檔床上用品、淋浴、平板電視和無線上網(wǎng)一應俱全。旅館公共區(qū)設有餐廳、Spa等服務設施。在Yotel住一晚價格不菲,平均需要 200美元,相當于三星級酒店的價格。
最天然:奧地利公園旅館
與日本和紐約的膠囊旅館比起來,奧地利達斯公園旅館無論從大小還是造型方面都更符合“膠囊”這個概念。旅館單間是用混凝土排水管改造成的,這曾經(jīng)是乞丐們的棲身之所,但是現(xiàn)在變得更體面了:雙人床、儲物空間、照明燈、電插座、羊毛毯和輕質(zhì)棉睡袋讓冷冰冰的水泥管看起來更像是個簡易卻溫暖的小家,唯一不便的是衛(wèi)生間、淋浴、酒吧和咖啡館都設在旅館房間外面。所幸的是,旅館坐落在多瑙河畔,出了門就是自然美景。安全問題不用擔心,因為每個“房間”都設置了密碼鎖。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收費由住客自己決定,給多少都行。
最迷幻:俄羅斯“睡盒”
Sleep Box,睡眠盒子,這是為那些想在機場睡個好覺的人設計的。包廂面積只有2.8平方米,高2.3米,床占到房間近一半。房間內(nèi)有通風系統(tǒng)、液晶電視、無線上網(wǎng)、電源插座和行李空間,還裝有除菌石英燈,在每位住客離開后進行消毒殺菌。房租實時計算,從15分鐘到幾小時不等。
最實用:蕪湖膠囊旅館
去年12月開門迎客的安徽蕪湖膠囊旅館實際上是一間90平方米的房子被分隔出大大小小12間客房,最小的客房僅有1.5平方米,相當于一個火車臥鋪大小。
比起北京的膠囊旅館,蕪湖的膠囊旅館可算得上豪華間了。雖然空間狹小,但房間內(nèi)布置得井井有條,電視被置于床鋪腳部位置的上方,空調(diào)安裝在床側(cè)上方,避免直吹。一塊磨砂玻璃與床鋪之間隔出小巧的衛(wèi)浴空間。為解決通風換氣問題,每間膠囊房均辟有一扇窗戶,裝有換氣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