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張錫興 中心副主任
劉如春 副主任醫(yī)師
春季是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常見有: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流行性感冒、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由于春季氣候變暖,細菌、病毒等繁殖加快;二是晝夜溫差大,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極易引發(fā)呼吸道疾;三是春季氣候溫暖,人員流動增大,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傳播的風險。
疾控專家提醒市民,上述疾病,大多數(shù)可通過接種疫苗進行有效預防。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臨床癥狀為發(fā)熱、耳下腮部、頜下漫腫疼痛,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發(fā)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傳染源是早期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病毒經(jīng)過飛沫使易感人群受感染,多見于學齡兒童,以4~8歲的兒童為主,男性發(fā)病率略高于女性,無免疫力的成人也可發(fā)病,預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預防保健
合理膳食,增加營養(yǎng),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yōu)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約10天(6~18天),春季高發(fā)。
典型的臨床癥狀可概括為“3、3、3”,即前驅期3天:起病急,發(fā)熱,伴有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出疹期3天:于發(fā)熱3~4天開始出現(xiàn)淡紅色斑丘疹,皮疹高峰時全身毒血癥狀加重,高熱達40℃;謴推3天:皮膚留有糖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成人麻疹的癥狀多較小兒重,但并發(fā)癥較少。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疾『罂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fā)病者極少見。6個月至5歲幼兒發(fā)病率較高,2歲以下散居兒童發(fā)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
預防保健
堅持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guī)律;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濁的場所去,如:農(nóng)貿(mào)市場、個體飲食店、游藝活動室等。
風疹
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fā)熱、全身性皮疹、淋巴結腫大為特點。開始一般僅有低熱及很輕的感冒癥狀,多在發(fā)病后1~2天出現(xiàn)皮疹,發(fā)熱即出疹,熱退疹也退。
風疹患者是此病的傳染源。兒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發(fā)病以學生和散居兒童為主,男性高于女性。出疹前后傳染性最強,感染后基本上能獲得永久保護。空氣飛沫傳播是風疹的主要傳播途徑。
風疹癥狀輕者無需特殊治療,少數(shù)癥狀嚴重者可給予對癥治療,尤其應注意孕婦的預防感染,否則,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造成胎兒發(fā)育遲緩和先天畸形。
預防保健
不吃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chǎn)品和肉食、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隨便吐痰,打噴嚏;發(fā)熱或有其他不適及時就醫(yī);到醫(y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潛伏期1~3日,臨床表現(xiàn)以上呼吸道癥狀較輕,而發(fā)熱與全身中毒癥狀較重為特點,主要癥狀為高熱、寒顫、頭痛、肌痛、全身不適等,發(fā)熱3~5天后消退,但仍感明顯乏力。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病毒攜帶者。傳播途徑以飛沫傳播。
預防保健
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qū);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nèi)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猩紅熱
猩紅熱主要是由A組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體紅腫,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咽痛、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一般發(fā)熱后第2日出現(xiàn)皮疹,始于耳后,頸部,上胸部,24小時內(nèi)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有像“雞皮疙瘩”、“口周蒼白圈”、“草莓舌”、“楊梅舌”等特征。
猩紅熱的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菌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jīng)皮膚傷口或產(chǎn)道等處感染。人群普遍易感,5~15歲兒童、少年為好發(fā)年齡。該病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早診斷、正確治療是關鍵。
預防保健
中小學生和托幼機構兒童,是春季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重點防治對象,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健康的關注,每日定時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對身體不適、因病缺課者,應及時診斷治療,對明確診斷為傳染病者應及時隔離治療,加強晨檢,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流腦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強,病死率較高,是幾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流腦發(fā)病初期類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發(fā)熱等。病菌進入腦脊液后,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癥狀。
傳染源主要為病人和帶菌者,本病隱性感染率高。病原菌主要經(jīng)咳嗽、打噴嚏借飛沫由呼吸道直接傳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極弱,故間接傳播的機會較少。人群普遍易感,以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發(fā)病率最高。
預防保健
凡未接種過疫苗的兒童和成人,請及早到附近疾控中心、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疫苗。對發(fā)病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楊蔚然 王艷)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