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來說:這是一個處于混沌狀態(tài)的市場,充滿著眾多可能性與不確定性。
電子閱讀器,有可能因為其對閱讀體驗的提升,而成為電腦、手機、電視之外的“第四屏”。而一旦這種用戶習慣養(yǎng)成,電子閱讀器有可能成為又一個前途無量的移動信息終端,對比目前全國7億的手機用戶,2009 年國內電子閱讀器的銷量還僅為50萬臺,其中的市場空間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另一方面,如果按“原材料提供商”(如提供電子墨水的元太、 Sipix)、“硬件制造商”(如漢王、方正、易狄歐、華為)、“服務提供商”、(包括電信運營商、卓望)、“內容提供商”、(包括傳統(tǒng)出版社、以及盛大文學、中文在線等整合提供商)“軟件提供商”(如金蟬軟件)等產業(yè)鏈不同角色來劃分的話,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有企業(yè)在“撈過界”:傳統(tǒng)出版社有了屬于自己的電子閱讀器;盛大在為電子書提供軟硬件解決方案的同時,自身品牌旗下的電子書已經呼之欲出;而就連卓望這樣以往在后臺的服務提供商,也開始侵入前端,與方正共同推出名為“文房”的電子閱讀器。
競爭者都有類似的想法,既然沒有一家企業(yè),能夠像亞馬遜一樣同時擁有用戶、內容資源、運營上的絕對優(yōu)勢,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勇于嘗試就意味著發(fā)掘機會,現(xiàn)在在行業(yè)內的多點布局、在未來也許將形成整合營銷的大市場。企業(yè)都嘗試著把更多利潤與空間的一塊領域劃給自己。
沒有界限,也意味著政府層面,對電子閱讀器相關管理機制的缺位,這也使得很多電子閱讀器成了盜版的盛宴,在這個領域是否會像視頻領域一樣,在政府部門的推動下掀起一場維權風暴,甚至電子閱讀器是否要像手機、視頻一樣走上牌照化的道路,在管理主體尚未確定的情況下,還言之尚早,卻似乎是一條必由之路。
插足硬件的幾大勢力
在 K indle的成功范例下,運營商、內容提供商與制造廠商國內各大勢力在硬件領域的齊齊亮相,可以說是電子閱讀器行業(yè)競爭的縮影和現(xiàn)實寫照:有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內地電子閱讀器生產企業(yè)約為30家,2010年大陸計劃進入電子閱讀器終端企業(yè)約為100家;國內除了原有的漢王、翰林、易博士、文房等品牌外,聯(lián)想、長城、大唐、華為等原有的IT通訊廠商的產品也已陸續(xù)橫空出世,甚至有專家推測,目前半數M P3企業(yè)也將向移動閱讀產業(yè)轉型,再加上山寨的數量,最終進入這一市場的企業(yè)可能會達到400家。
2010年3月3日,電子書制造廠商漢王科技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yè)板,41.9元的發(fā)行價,對應市盈率68.69倍,更是為這股熱潮推波助瀾。
而在索尼、惠普、三星等國際品牌加入電子書制造商這一行列的同時,臺灣系、日韓系等競爭對手也相繼涌入內地市場,其中尤以郭臺銘的鴻海集團最為引人注目,因為在2009年公布的中移動G 3閱讀器計劃中,移動除了深度定制大唐、方正、漢王電子閱讀器外,也同時與鴻海簽訂了合作計劃。
此后3月11日,盛大(SNDA)方面對外發(fā)布了包括數字內容版權、圖書分銷資源在內的一整套電子書軟硬件解決方案,并同時表示,對所有硬件廠商放開懷抱的同時,“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硬件制造上!
“我們?yōu)槭裁匆M入終端?”對于這個問題,與方正合推閱讀器“文房”的卓望信息執(zhí)行總裁鄭朝暉如此回應:“電子閱讀器要想提供好的閱讀體驗,沒有強大的后臺運營是不行的,卓越在通訊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大量內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研發(fā)終端,來展現(xiàn)自己的運營能力。”
而在3月30日,旗下?lián)碛?8家出版社、44種期刊、5種報紙的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電子書產品“辭海悅讀器”即將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而傳統(tǒng)出版社中,上海世紀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國字頭”的中國出版集團也已經引入風投,成立關于電子閱讀器技術的子公司。
“其實我們一直在思考,作為內容提供商如何轉變,如何起到自己的主導作用。”在采訪中,上海世紀創(chuàng)榮數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從容對本報記者如是說。
世紀創(chuàng)榮也是為了電子閱讀器這一業(yè)務專門成立的公司。官方數字顯示,2009年中國數字出版產值首次超過紙制出版產值,達到750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在辭海悅讀器的付費閱讀收入中,運營商與出版社為四六分成,而如果下載上海世紀版圖書,作者又可得到出版社收入的一半作為電子版稅,這就使得作者可以獲得與紙質書大體相當的版稅利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