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系)
如今,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華人政治家活躍的身影,華人參政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進一步了解海外華人投身政治的背景,以及他們參政的現狀和前景,《環(huán)球》雜志記者專訪了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
《環(huán)球》:最近一段時間,關于海外華人參政的消息越來越多,您認為“華人參政熱”現象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許又聲:首先是觀念上的變化,華人意識到要在海外長期生存發(fā)展,必須在政壇上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既可以由自己發(fā)出,也可以由了解華人的當地人發(fā)出,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華人的權利。于是,華人開始關注和參與政治,并懂得了選票的力量。
在很多國家,商店在周末是不開門的,只有華人開的店才開門,所以生意也好。但西方國家的選舉日和投票日大多設在周末,以前很多華人為了多做一份生意,不去投票,他們認為多炒一個菜,多賺一分錢才是實實在在的。
但現在不一樣了,很多華僑華人社團鼓勵華人在休息日去投票。只有你去投票了,當地的政治家才會關注你這個群體。西方政治關心“兩票”,一是選票,二是鈔票,F在華人經濟實力提高了,如果參與投票,會更加受到當地社會關注。
《環(huán)球》:您認為華人參政的優(yōu)勢是什么?
許又聲:華人參政有優(yōu)勢嗎?華人永遠不可能比當地人更有優(yōu)勢,只能逐漸接近當地人的起跑線,華人畢竟不是主流,必須做得更好才能取勝。所以我認為,華人參政要比別人更努力更優(yōu)秀才行。
《環(huán)球》:華人參政的數量和影響最大的地區(qū)是哪里?
許又聲:從全球看,華人參政還處于起步階段。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比較好,當地的政治制度為華人參政提供了舞臺和制度保障。美國的政治家鼓勵華人參政,希望華人走出家門去投票,從制度上保證了華人參政。另外美國華僑華人移民歷史比較悠久,參政華人的語言和觀念問題基本解決了。
《環(huán)球》:華人參政會遇到哪些主客觀的困難呢?
許又聲:融入主流社會說起來比較容易,但做起來很難,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事情在中國文化里是很好的,但西方社會就不這么認為。舉個例子:中國的兩個大人說話時,如果孩子插嘴了,說明孩子沒禮貌;但在西方,你要是不講話就沒有講話的機會,你必須插嘴。在當地參政,如果你是一個謙謙君子,那就很困難了。即使制度方面沒有障礙,但是仍然有一道看不見的墻阻礙著華人參政。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和文化背景,很多選民愿意選一些文化背景相同的人。在華人比較少的地方,華人要當選公職人員,依靠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確比較難,這一點不可否認,所以華人參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你不能去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
華僑華人內部的團結是其在當地長期生存發(fā)展的基礎,內部不團結不僅影響參政,還影響自身發(fā)展和與當地社會的融合。今年6月我們在北京召開第四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的主題是“構建和諧僑社”,就是看到海外華人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構建一個和睦相融、合作共贏、團結友愛、充滿活力的華僑華人社會,有了這樣一個和諧的華僑華人社會才有利于僑胞在海外的長期生存和發(fā)展,包括華人參政。
《環(huán)球》:在多民族國家中,華裔與其他少數族裔相比,參政意識居于怎樣的水平?
許又聲:在不同的國家情況不一樣。在美國,非洲裔的參政意識肯定比華人強;在毛里求斯,印度裔人口多,參政肯定占優(yōu)勢;在東南亞則很少有非洲裔,華裔就相對占優(yōu)勢。
《環(huán)球》:現在有這么多華人實現了參政夢想,對華人社會和他們自己有什么好處?
許又聲:華人能夠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首先對華僑華人有利。第二,對住在國有利。任何一個國家要實現社會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發(fā)展,首先社會要和諧,民族要和諧。華僑華人在國外是少數民族,有的國家把華人叫做“華族”。如果一個民族始終游離于社會之外,就會產生隔閡,隔閡就會產生誤會,誤會就會產生沖突。華人更多地參與政治,對當地的社會穩(wěn)定有好處;第三,對中國有利。海外僑胞有幾千萬,分布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這些華僑華人既了解中國文化,也了解住在國文化,他們可以成為中外友好合作交流的橋梁。華人參政有利于中國與住在國關系的發(fā)展,有利于兩國增進了解,消除誤會。
《環(huán)球》:國外有沒有對華人參政表示擔憂的地方,比如國外媒體有沒有一些負面評價?
許又聲:據我觀察,目前還沒有什么負面評價,以后會不會有還有待觀察,這關鍵要看參政的華人做得怎樣。如果在當地法律和民主程序下進行,參選后服務選民,這樣會減少負面效應。
如果你是選民選出的市長,你首先是市長,必須為全體選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贏得選民的信任。當然華裔的身份,有利于提高華人的影響,但前提是必須當好市長。你是全體市民的市長。(陳晨 丁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