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9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新加坡碧山-大巴窯北(Bishan-Toa Payoh North)木球隊是個多民族大匯集,20余人的核心團隊有不少是新移民,他們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毛里求斯等地,隊里的本地人也包括華人、馬來族和印度族。通過木球活動,新移民更了解新加坡及自己身處的社區(qū),是融入社區(qū)的一個好渠道。
天氣晴朗,在碧山大牌279附近的鄰里公園,一群穿橙黃色隊服者愉快而閑適地打著木球(woodball)。他們是碧山—大巴窯北(Bishan-Toa Payoh North)木球隊,這個小巧的練習(xí)場和旁邊的食閣,已然是他們的大本營。
61歲的張基樂是木球隊隊長。他自豪地說,自己的隊伍當仁不讓是個多民族大集合:核心團隊至少20余人,不少是新移民,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毛里求斯等。隊里的本地人也包括華人、馬來族和印度族。
因木球而對新加坡產(chǎn)生感情
張基樂是個熱心的隊長,很多隊員本來是路過觀看打球,最后統(tǒng)統(tǒng)被他“招攬”進球隊。他自己三年前參加選區(qū)運動俱樂部,其初衷就是為了在各年齡層宣傳壯大木球隊伍——他現(xiàn)在最小的隊員只有13歲。
張基樂特別仔細地教隊伍中的新移民打球。他說,新移民不僅僅是來學(xué)一門木球技術(shù),他們也很想借此更了解新加坡及自己身處的社區(qū),但有些人不知道該怎么開始。所以,球隊也應(yīng)是幫助他們?nèi)谌肷鐓^(qū)的一個渠道。
本地基層領(lǐng)袖們也積極鼓勵新移民參加類似球隊的社區(qū)組織。木球隊秘書林炳坤說,很多居民原本互相不認識,因為木球而彼此走近,“我們都很感謝這個運動!
有的外地隊員,則因木球而對新加坡產(chǎn)生了感情。比如來自毛里求斯的一對夫婦,本來只是來新加坡短期探望女兒,順便參加社區(qū)活動,但是他們最終愛上了這里友好和睦的環(huán)境,也喜歡上木球這個運動,因此考慮申請新加坡國籍,在這里定居。
張基樂說:“很遺憾他們今天沒有下來打球,因為他們回去毛里求斯了,大概是要準備定居的事情!蹦茏尡臼沁^客的隊員留下來定居,的確是作為隊長最大的自豪。
不僅打球,也組織其他活動
球隊這個大家庭不僅是打球,還積極組織其他活動,比如為慶祝比賽勝利,大家會自煮美食一起分享,其樂融融。
來自北京,目前在大東方人壽任職的涂志華說,木球隊30多個人不久前去馬來西亞彭亨州蘭竹(Lanjut)的頂級賽場參加友誼賽,打球打到盡興,吃海鮮也吃到盡興。隊長還在Facebook上傳了這次旅程的照片,有隊員大喊過癮,“希望每半年都能去一次!”
涂志華早已是新加坡公民,他10多年前從新加坡國立大學(xué)碩士畢業(yè),在本地成家立業(yè)多年。他基本上每星期都來打木球,是比較活躍的隊員之一。
來自韓國的洪順姬是跟隨同為韓國籍的先生調(diào)動工作來新,已有20年。她和同樣來自韓國的蔡仁淑是好朋友,一起參加木球隊。兩人談話時,帶著典型韓國式的彬彬有禮和靦腆。
她們說,自己本來是非常害羞的,可是隊長熱情邀約她們參加球隊,隊友也都非常友善。通過球隊活動,確實和大家增進了了解,非常愉快。
病倒在床,鄰居幫忙照顧孩子
42歲的董智嫻來自中國臺北,她認為參加社區(qū)木球隊不僅對自己是有益的體育鍛煉,也交到了很多不求回報、在一起很放松的朋友。
她本來是陪女兒來碧山這邊學(xué)習(xí)畫畫,偶然看到木球隊的訓(xùn)練,覺得有趣。隊長友善地邀請她加入,于是現(xiàn)在每個月都會來打球三四次,算是比較活躍的隊員了。
董智嫻給人的感覺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她說,新加坡人友善且單純,比起其他國家,在這里和別人互動很直接,不用有太多提防心。
董智嫻還在新加坡遇到了好鄰居。有一次她患上骨痛熱癥病倒在床,三個孩子沒人照顧。鄰居們不僅來看望她,還幫她煮三餐,照顧孩子上學(xué),令她十分感動。她回憶道:“像是變成一家人!
木球隊的幾個新移民球員在新加坡都已待了10年到20年的時間,他們當年來新多是因為機遇和緣分。比如董智嫻是與當時還是同事的老公相戀,于1990年來到新加坡。結(jié)婚之后,自然而然和先生在這里定居,還養(yǎng)育了三個孩子。追隨老公的事業(yè),也是很多其他新移民太太選擇這里的初衷,她們對新加坡都很滿意。 (白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