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一名警察在魏武王曹操高陵挖掘現(xiàn)場值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縣安豐鄉(xiāng)西高穴村搶救性發(fā)掘的一座東漢大墓,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考古資料現(xiàn)場考證研究,確定為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后,受到全國媒體關注。 中新社發(fā) 常中正 攝
中新網1月5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5日刊出鄭州大學教授周文順的文章說, “此地無銀”是講一個傻瓜的故事。將這故事逆向翻轉便是大智慧“空城計”。曹操尸骨存世,得益于兩點:一是“明葬”,二是“薄葬”!安苁娇粘怯嫛敝钤谟冢罕I墓賊若信其言,他說了“此地無銀”;不信其言,他也說了“此乃真墓”。直至1700余年后,一群“逢墓即盜”的賊稀里糊涂將“高陵”掘開方知:此墓乃真墓,此地真無銀。
文章摘編如下:
連日來,在河南省安陽縣西高穴村發(fā)掘曹操高陵之新聞廣為傳播。這座占地740平方米的陵寢,所藏無奇。惟令人震撼者,是它竟然還保存著曹操的完形遺骨!
遙想中原逐鹿,兵荒馬亂,這位“魏武帝”大模大樣躺在中國政治勢力割據的十字路口,歷盡滄桑,“金身不壞”,實堪稱千古帝陵之唯一。坊間議論紛紛,難以置信。
王者尸骨存世難。中國自古盛行盜墓。盜不走寒窯。據文獻記,自先秦兩漢,大凡殷實人家,亡者多陪葬金銀珠寶。帝王之陵,更極盡奢華。
財富集中于墓,墓便成眾矢之的。蟊賊盜墓,土匪盜墓,軍閥盜墓!而達官大墓,更為盜墓者最愛,動輒砸槨破棺,翻尸掘土,一盜再盜,屢禁不止。
昔吳王闔閭之墓,存世十余年,即被發(fā)掘。1928年,滿清廢帝溥儀人在天津,西太后已遭毀尸滅跡。可見,當年《呂氏春秋》嘆:“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無未掘之墓也”,并非虛言。
王陵夷為平地,尸骨焉能不灰飛煙滅?而曹操非一般王者,一部《三國演義》,使之在中國婦孺皆知,更堪稱樹大招風。那么,其尸骨何以得存世1700余年呢?
“此地無銀”,是講一個傻瓜的故事。將這故事逆向翻轉,便是大智慧——“空城計”。依敝所見,曹操尸骨存世,得益于兩點。
曹操尸骨存世有二原因
一曰“明葬”。陵寢防盜,素為歷代君王殫心竭慮;蚬倘艚饻,重兵拱衛(wèi);或假葬、秘葬,使人不知所終。如當年的成吉思汗陵,藏來藏去,竟然藏丟了,連子孫叩拜都找不著。然而,素稱多疑之曹操,其墓“高陵”卻光明正大。
公元218年,曹操發(fā)《終令》:“規(guī)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兩年后,再頒《遺令》:“葬于鄴之西岡,與西門豹祠相近”。此后《三國志》、《晉書》皆有“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之記載。
據考,今出土曹操墓的“西高穴村”恰位于該古祠之西!而且,其村名亦暗合“祠西高陵”之意。1998年,當地曾出土魯潛墓志(公元345年立),也載明魏武帝高陵在此。
顯然,曹操對自己的陵墓不掖不藏,擺足了架勢:“此乃真墓,不怕來盜”。
二曰“薄葬”。盜墓之風,系因財而起。而曹操遺命:“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這無異是說:“此地無銀,盜也白盜!倍鴱哪壳俺鐾林阍崞房,曹操真的演了一出“空城計”。
“曹式空城計”之妙在于:盜墓賊若信其言,他說了——“此地無銀”,當走人;不信其言,他也說了——“此乃真墓”,亦當走人。當然,鑒于此公“一代奸雄”之名頭,世人還是不信者居多,遂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臆造出“七十二疑!敝f,反將正史所載墓地扔到五里云霧。直至1700余年后,一群“逢墓即盜”的傻賊,稀里糊涂將“高陵”掘開方知:此墓乃真墓,此地真無銀!
昔日諸葛孔明設“空城計”,蒙司馬懿于一時;曹孟德如法炮制,竟忽悠世人越千年!殊可悲者,今人明明著了古人的“道兒”,還盯著那副“笑歪了臉”的朽骨:真是曹操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