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8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日前刊出社論說,一段時間來,“日美鬧翻”成為重大新聞。而奧巴馬亞洲行首站選擇日本,與鳩山進行高峰會,并在東京發(fā)表美國亞洲政策的演說,為未來日美同盟的發(fā)展定下基調,也粉碎了美日分道揚鑣的傳言。鳩山、奧巴馬東京峰會提出了美日新同盟的基本框架。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已經踏上中國的國土,由于是上任后第一年內就訪中,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再加上美中關系在全球的重要性,導致國際媒體大幅聚焦。而在這之前,亞太峰會受到大幅報道,造成了這次奧巴馬亞洲之行最短暫但實際意義最重大的日本之行,整個被忽視了。要是說受到關注的話,也只是奧巴馬90度鞠躬見日皇明仁遭到議論,一如他見沙特阿拉伯國王時的情況一樣。
其實,模仿奧巴馬提出改變口號贏得日本大選,造成戰(zhàn)后日本政治大變天的鳩山由紀夫,上臺后對日美關系投下重磅炸彈,一是要求日美平等地位,一是鼓吹可能排除美國在外的中日韓東亞共同體,至于隨之而來在沖繩美軍駐軍基地遷移和費用,對阿富汗美軍的海上加油支持等軍事合作問題上,也引發(fā)巨大爭議。
一時間,日美鬧翻了成為重大新聞。然而,奧巴馬亞洲行首站選擇日本,與鳩山進行高峰會,并在東京發(fā)表美國亞洲政策的演說,為未來日美同盟的發(fā)展定下基調,也粉碎了美日分道揚鑣的傳言。
很清楚,鳩山希望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建構起嶄新的日美同盟關系。過去的日美關系和履行半個世紀的日美安保條約,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一個是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的失敗和被美軍的占領,一個是要防堵所謂“共產主義思潮”在亞洲蔓延,這帶來了日本戰(zhàn)后的憲法和西方式的民主機制,也讓日本在美國的傾斜式援助下獲得了經濟起飛。負面的因素是美國透過對日本提供核保護傘而巧妙遏止了日本從經濟大國轉型成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的通路。
為此,日本右翼雖然對美不滿,但選擇用敵視中國的方式來爭取“新日本”的誕生,于是,參拜靖國神社、教科書事件等事情不斷,這種狀況說明了一個問題,日本不敢跟美國對著干,期待透過對日中戰(zhàn)爭的翻案,重振“國威”。不過,形勢比人強,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以及中國快速崛起和融入國際社會,美中關系急速解凍,透過反中或者“中國威脅論”走出戰(zhàn)后體制的路已經走不通,必須另辟新路才能開創(chuàng)所謂的日本新時代!傍F山變天”就是這種新形勢下的產物,他認為,日本要迎接新時代,不如直接走改變美國立場的快捷方式。
鳩山、奧巴馬東京峰會對鳩山的改革要求做出了回應,也提出了美日新同盟的基本框架。首先,雙方再次確認美日同盟是兩國亞洲戰(zhàn)略的基礎和關鍵,這就排除了日本要與美國分道揚鑣的各種猜測,鳩山雖然顧及日本左翼選民反美的情緒,但根本無法忽視日本右翼傳統(tǒng)與美國連手的需要,這是戰(zhàn)后日本立國的基礎,也是日本新變革的基礎,而奧巴馬非但不是消極回應日本“脫美入亞”,更是積極宣稱美國是太平洋國家,要回歸亞洲,兩國同盟在亞洲尤其是東亞的戰(zhàn)略進取完全是目標一致。
第二,美國雖然對日本突然修正日美關系有些不滿,但主張對話外交、尊重盟國自主權的奧巴馬,同意明年美日安保50年之際,對美日關系做出全面的更新深化,這就表明,華盛頓同意日本走出戰(zhàn)敗的限制,美國不再以戰(zhàn)勝國的姿態(tài)牽制日本,暗中防范日本,而是允許日本自主改革,包括可以在民意的基礎上修改當年在美國占領下制定的和平憲法,夢寐以求成為軍事大國的大道已經打開,這正是鳩山時代靈魂人物小澤一郎期待的日本成為“正常國家”。
第三,美日高峰會和奧巴馬東京宣言明示,美日同盟不會用傳統(tǒng)的軍事結盟的力量遏止中國,而是要運用好環(huán)保能源等新領域的日美戰(zhàn)略結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