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2日刊文說,中國駐外使節(jié)會議時隔5年日前再度召開,國家主席胡錦濤有關提升“四力”的講話,引起海外高度關注。應該說,這是中國“大國外交”的新追求新目標。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駐外使節(jié)會議時隔5年再度日前召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200多名駐外大使、總領事、駐國際組織代表闡述中國外交新政,主題詞是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旗幟。但海外媒體更關注的是,胡錦濤首次關于提升“四力”的聲音,即外交工作要努力使中國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應該說,這是中國“大國外交”的新追求新目標。
駐外使節(jié)會議是中國外交的最重要會議之一,間隔數(shù)年不定期舉行,一般是調整和布局外交政策的會議。此次會議中共最高層九大常委全部出席,足見會議的重要性。一般分析,這是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在世界上獲得普遍認可并發(fā)揮積極作用、也被各國寄予期望的背景下召開的。中國外交政策很可能面臨新的轉型或突破,確定與大國地位相配置的“大國外交”方略,并統(tǒng)一思想。
人們注意到官方新華社的報道,中國國家主席和總理都特意提到,當今外交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必須更好地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服務。這意味著中國除了繼續(xù)“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還有了大國外交的“新思維”。從胡錦濤講話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新的外交布局的脈絡,在“和平外交”的基礎上注重向六個方向推進:
一是“發(fā)展外交”。胡錦濤強調,新形勢下,外交工作必須切實維護全方位對外開放條件下中國發(fā)展利益。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是一個大國的成長基礎,大國外交是務實外交,不能脫離國家發(fā)展大局。實際上,一年來中國領導人利用參加重大國際多邊會議倡導合作,把外交舞臺當作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重要機會,并取得了積極成果。
二是“安全外交”。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利益。其核心是眾所周知的“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國外交的“紅線”不可觸犯。由此可推,今后可能更加嚴厲對待西藏達賴、新疆分離主義分子,壓縮他們國際活動的空間。而對于南海等地區(qū),寸土不讓,但會盡量克制,不讓局勢惡化,以致危及周邊安全穩(wěn)定。
三是“大國外交”。胡錦濤說,要適應世界格局變化,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外交工作,重點是要運籌好大國關系。顯然,中美關系仍是重中之重,同時繼續(xù)深化與俄羅斯、歐盟的關系,也會對印度、日本伸出友誼之手。
四是“人文外交”。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實際上就是增強中國的“軟實力”。
五是“維權外交”。堅持以人為本,依法維護中國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權益。這是海外華人華僑的特別關注點。中國作為日益開放強盛的大國已經從“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到“我們的同胞遍天下”,甚至中國的投資也撒遍各國。中國政府理所當然要重視和維護自己同胞(港澳臺同胞)和企業(yè)在海外的正當權益,“有事找使(領)館”。
六是“和諧外交”。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其關鍵詞是相互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互利共贏。這應該是中國在世界上首創(chuàng)并實踐的理念。在一些涉華事件和多邊外交問題上,中國外交的回應往往堅定而適度,在某些方面比較克制,比如對土耳其總理抨擊中國民族政策、澳大利亞總理為力拓事件質疑中國司法,中國政府依據事實和法理說話,心平氣和,并沒“對著干”打口水戰(zhàn)。
可以說,這些內容基本勾勒了新的形勢下中國“大國外交”的戰(zhàn)略和內涵。胡錦濤強調“四力”訴求,實際上表明了一個崛起中的大國的“全球觀”、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自我要求和理想境界,體現(xiàn)了大國風范,值得考慮和關注。(申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