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7日電 香港《明報》7日刊出署名文章說,中國開始嘗試改變在國際舞臺上的傳統(tǒng)形象。這被外界形容為是“從聽眾到發(fā)言者”的轉變。不過這并不像一些評論所說的,中國已經準備做國際事務方面的“意見領袖”。剛柔相濟仍然是中國的制勝之道。中國的領導者們很清楚,中國未來應對風浪和險灘的哲學仍是鄧小平主張的8個字——“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
文章摘錄如下:
20國集團(G20 )倫敦峰會落幕,各種跡象表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政治頂級圓桌會議上的一位關鍵成員,并將扮演更重要的國際角色。
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并擁有近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中國開始嘗試改變在國際舞臺上的傳統(tǒng)形象。這被外界形容為是“從聽眾到發(fā)言者”的轉變。
中國正在提高自己聲音的分貝,不過這并不像一些評論所說的,中國已經準備做國際事務方面的“意見領袖”。從胡錦濤在倫敦峰會上的外交策略看,剛柔相濟仍然是中國的制勝之道。
在G20峰會開幕前夕,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撰文,力主以“超主權儲備貨幣”取代美元,繼而中國副總理王岐山發(fā)文表態(tài)支援IMF增資。就在提議引起各方關切中,胡錦濤在與會時強調合作,未觸爭議話題。
另一方面,胡錦濤保持低調,沒有像其他國家首腦一樣在峰會上召開專門的發(fā)布會,但他卻十分清晰地傳達了中國的利益訴求,即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并提出了與此有關的4個原則,“公平、公正、包容、有序”。
此次倫敦峰會上,胡錦濤與薩科齊的會面也頗耐人尋味,原本不在會議日程之內的“胡薩會”最終以薩科齊主動登門,雙方發(fā)布聯合公報收尾。這被視為胡“借力使力”的一招妙棋。
面對溢美之辭 要學寵辱不驚
有觀察家認為,中國領導人的表現說明,這個新經濟體的代言國家正在超越“可以說不”的境界,并試探地提出一些積極和具有建設的愿景。
在中國展現了它的影響力之后,一些諸如“G2(指中美)將代替G20”的吹捧之說開始充塞視聽。然而實際情況是,中國從整體國力上講還算不上一個超級大國,且是否被真正的大國視為平等伙伴仍要打上問號。
雖然中國將在國際舞臺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以切合自己新的身份,但中國的領導者們也很清楚,中國未來應對風浪和險灘的哲學仍是鄧小平主張的8個字——“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而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溢美之辭時,也許還要學會4個字,“寵辱不驚”。(歐陽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