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海外華文報摘
探讀七彩電光琉璃花:臺灣常民文化圖像

2008年10月06日 1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彭賢祥作品《殤》



李俊賢作品《午告頌》

  中新網(wǎng)10月6日電 臺灣《典藏今藝術》雜志9月號刊文《探讀七彩電光琉璃花—— 臺灣常民文化圖像轉譯展》,摘編如下:

  藝術評論是思想平原里的一根刺—— 逆向的刺。(注1)

  常民文化與藝術的沖突

  我必須說,這是個用心的展覽,卻也是個令人充滿困惑的展覽。

  此處所謂的困惑,是指在議題設定、論述鋪陳,以及價值判斷上,太多可能是“想當然爾”的地方,是故,當我安靜地步行在展場,除感到策展人的認真外,心里也興起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首先,這些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如何在“常民”這個主題下被放在一起,作品因而產生對話?“常民”在本展的藝術想象中指涉著什么?策展人如何理解所謂常民文化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系?“常民”文化(通俗地說:一般人的世界)與藝術世界之間,是否存在沖突,藝術家如何再現(xiàn)這種沖突?最后,如同本展論述一開始的自我定位:它是長久來臺灣美術主體性運動的延續(xù),那么,在此歷史脈絡中,我們如何閱讀出新意?根本地問,主體性的尋求做為曾經(jīng)澎湃的藝術史力量,到了今天,處境究竟為何,它是否已成為一過度簡化的價值來源,反而妨礙了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內含差異性的整體再現(xiàn)

  常民這個關鍵詞,在本展中,顯然與“主體”、“土地”、“民間”或“本土意識”是互通的,而常民與藝術的關聯(lián),至少體現(xiàn)在兩個面向上:一是以民間藝術模式做為藝術形式,二則是以常民生活的內容,做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題,多數(shù)參展藝術家應可大致被納入這兩個區(qū)塊中,簡言之,本展相信,某一類好的作品,是因為它成功地在廣義的常民文化中汲取了元素和力量。

  這樣的美學信念并不讓我們驚訝,若把歷史視點稍向前移,如1989年倪再沁發(fā)人深省的《西方美術.臺灣制造》一文(注2),王嘉驥寫在1994年之《藝術在政治左右:解嚴后的藝術現(xiàn)象》(注3),葉玉靜于同年所編之《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九O年代“臺灣美術”論戰(zhàn)選集》(注4),以及《1996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等文獻(注5),都是很好的例證,若這些案例還不夠貼近高雄的脈絡,那么1995年《南方.藝術》之“期待‘文藝民主時代’”專號,里頭對“從土地中發(fā)芽的美術”的熱望,今日讀來依舊能感到其中張力(注6),延續(xù)同一精神,“藍領藝術家”、“勞工美學”與“黑手打狗”等議題陸續(xù)出現(xiàn),“貨柜藝術節(jié)”的誕生,也與此南方美學精神有關—— 藝術將從土地、勞動、生活與個人真實生命中汲取力量。(注7)

  離開此脈絡,我們將無從理解,為何工人出身的林正盛的豪邁作品,或以改良傳統(tǒng)戲偶出名的李宜穆、以象形化木雕著稱的陳義郎,會與客籍藝術家彭賢祥對原鄉(xiāng)的矛盾情感之作,侯俊明版畫圖懺形式的自傳性書寫,還有劉時棟受傳統(tǒng)剪黏技術啟發(fā)而成的生機性拼貼,同時出現(xiàn)。因此我們應將本展覽視為一內含差異性的整體,所有貿然的作品點評恐都將落入浮面。

  作品意涵互異的省思

  從上述脈絡出發(fā),相較于所謂“菁英文化”,本展實際上給予了“常民”一詞更具有正當性的位置,并且還暗示某種對抗性的存在,一如策展人黃文勇寫到:“常民文化是最貼近生活底層的一種生活型態(tài),一般指的是實際社會中普羅大眾的文化,它相對于菁英美學和精致文化,是易懂、易接近的;是通俗(庸俗)的、豪邁的”。(注8)

  此種對抗意識,我們同樣能在南方美學的歷史中找到痕跡,即對立于“臺北–中心”的邊陲意識,在南北資源分布的長期不平等下,它確有其社會基礎,并在意識上轉化為身分認同,落實為藝術追尋,如李俊賢于本展中的系列作品,以粗礪的俗語入畫,可說是一絕佳例證。

  如前述,常民與“本土意識”等詞語實際上是相通的,它暗示自身較其對立面“菁英文化”更真實、質樸、感性,或“更有根”,本展將此種文化想象引進藝術討論中之真正意旨,恐怕不僅是表達自身的美學或政治認同,而是欲藉之與占據(jù)“中心位置”的當代藝術模式對話,探尋以“常民”元素改造后者的可能,這是個很大的企圖。

  是故,從一般認知上最易被辨識出俗民色彩的民間工藝、宗教信仰,到對日常文化習慣的省察和批判,再到反思真實生活的當代創(chuàng)作,都被納入此極具詮釋彈性的框架中,我們也的確可以看見策展人努力開拓此種可能性,意涵互異的作品,均被納入本展所謂“常民”的范疇中,如陳三火以民間信仰人物為題材的剪黏,推陳出新又充滿著豐沛的文化情感,但同樣是以民間信仰人物為題材的魏滔,卻以諸天神佛宴樂、放佚的畫面,來諷喻世人的貪欲,顯然與“常民”有著批判的距離;又如鄭政煌的作品,以傳統(tǒng)宗教輪回的地獄景象,融合超現(xiàn)實感的現(xiàn)代事物,構成一幅幅耐人尋味的警世寓言。

  從上述案例看,藝術創(chuàng)造事實上是“消化”了常民文化,而非其代言者,本展中許多創(chuàng)作者實際上是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重新定義了現(xiàn)世生活,如侯俊明此次《侯氏八傳》(2007)一作,依舊讓我們看見了他咀嚼人性原欲詭態(tài)的獨特老練;而張立曄以其素人風格,探索與宗教有關的生命哲學課題,所完成的也不是再現(xiàn)常民世界,而是自我的體悟和完善,令人印象深刻。

  又如前述彭賢祥被視為帶有原鄉(xiāng)氣質的作品,其真正主題恐怕并非客家認同,而是與原鄉(xiāng)之間糾葛的情感,甚至可以說,他從“鄉(xiāng)土”中汲取力量的方式,即是透過努力地反抗它;而施工忠昊的《福德寺一代》(1996),以類宗教儀式的形式,冷冷地觀看臺灣人對政治權威的崇拜,和對不同型態(tài)權威的迷信心理,施的創(chuàng)作,恐怕也非對常民文化的親近,而是強烈的“疏離”。再如劉時棟的系列拼貼,雖以傳統(tǒng)剪黏概念為出發(fā)點,但其作品之最后呈現(xiàn),卻是指向消費文化的奇異景象,顯然與本展理念中所界定之“常民文化”范疇有所出入,其中關聯(lián),實須策展人更多闡述。

  在本展對常民文化諸多樂觀描述下,似乎未能清楚察覺此種作品內涵之間的矛盾,甚至常落入某種套套邏輯當中:即某作品為何具有價值,是因其具有常民的形式,而常民性本身卻正是其價值的來源,在臺灣味、本土感、常民風格、在地省思的反復描繪中,太多意義上的“想當然爾”,妨礙了我們進一步清楚討論在地文化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系形態(tài),現(xiàn)實與可能性上的。此類問題,不僅出現(xiàn)在本展,也常出現(xiàn)在許多相近主題的策展當中。

  為主體性論述找新出口

  我并不排斥以“常民”一詞來概括所有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方式,但這可能是個過大的概念,無所不包,況且在本展的運用中,它常指涉的其實是低文化與高文化的區(qū)別,并偏好以前者來定義“常民”,但不少參展作品的內涵,似又與此主軸有所捍格,論述遂有頗多跳躍之處,但這絕不意味著底層文化應被貶低。事實上,我認為正因臺灣長期缺乏藝術介入生活的深入討論,方造成我們在詮釋方式上的貧困,常與本土論述夾雜不清。

  此外,“七彩電光”一展的核心關懷,乃期許自身能夠見證一場以“真正的臺灣常民性格為主體的藝術風格與樣貌”的“無聲革命”(注9),卻忘記了,其中早已無革命性可言,十數(shù)年的發(fā)展,“美術主體性”言說業(yè)已成為臺灣當代藝術史一支難以忽視的極“主流”,我架上某本具里程碑性質的展覽畫冊內,即將土地認同的追尋,以及在地社會、歷史、政治議題的反思等,界定為臺灣當代藝術實踐的主要特征(注10),此種討論方式經(jīng)?梢,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藝術上,當一種認識模式被過度確認時,是否也意味它正步向死亡。

  從藝術史的發(fā)展看,美術主體性論述在一起初是具有進步性的概念和實踐,“認識自我”這個古老的命題,所指涉者本不應只在個人層面,而應包含認識自我生存的土地,但在20年過后,這個牽連甚廣的藝術運動,逐漸顯露“能趨疲”,“本土”論述有落入了形式主義的危機,無力為自身產生新的潛能和認識模式,此一危機的原因很復雜,非本文能盡述,但在“七彩電光”展上,坦承說便出現(xiàn)了此種狀況。

  但我相信,正因感受到危機,方刺激了本展的誕生,它嘗試從邀集或多或少與常民文化想象有關的好藝術家和作品中,為主體性論述找到新的出口。此外,高雄美術館這幾年所投入之“南島當代藝術”研究和展覽實踐,也應被視為此一嘗試更大的組成部分。對許多藝術人而言,在主體意識耗盡它所有的進步意涵前,它仍是個值得期許的“未竟的運動”;“七彩電光”一展則努力告訴我們,這一切仍在過程當中,問題仍待被重新回答,精彩的故事尚未結束。

  注1:葉玉靜:《我們需要一根刺》,《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第一屆藝術評論獎》,臺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5,第184頁。

  注2:倪再沁:《西方美術.臺灣制造》,《雄獅美術》242:114-133,1991。

  注3:王嘉驥:《藝術在政治左右:解嚴后的藝術現(xiàn)象》,臺灣《自立晚報》,10月24日19版,1994。

  注4:葉玉靜:《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九O年代“臺灣美術”論戰(zhàn)選集》,臺北:雄獅,1994。

  注5: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臺北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1996。

  注6:“期待‘文藝民主時代’”專號,《南方.美術》:4,1994,第73-94頁。

  注7:參見李俊賢:《見黑三分補—— 臺灣勞工文化和高雄黑手藝術家》,《文化窗口》:63,2004,第24-27頁。

  注8:黃文勇:《關于本展覽》,“七彩電光琉璃花—— 臺灣常民文化圖像轉譯”高美館新聞稿,2008年6月18日。

  注9:同上注。

  注10:臺灣美術館,《巨視.微觀.多重鏡反:解嚴后臺灣當代藝術的思辯與實踐》,2006,第30-39頁。

  (作者簡介:張正霖 現(xiàn)任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駐臺北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藝術社會史、中國當代藝術、性別研究、紀實與實驗影像等。)

編輯:官志雄】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每日關注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紱佹杞澆銆佹憳緙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榪界┒娉曞緥璐d換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