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有20%的人,因為慢性痛癥的關系,長期備受各類痛楚的煎熬。
心理學家指出,這痛癥是指痛楚持續(xù)3個月至6個月或以上,使患者行為也變得復雜化,除了本身的病癥引發(fā)痛楚外,還包括心理及人際關系的因素,例如患者覺得別人不了解自己,感到絕望,認為自己一輩子得孤獨地面對痛楚。漸漸地,病人不只是承受肉體的痛,也包括了心靈的苦。
患者過度運動 身體更容易疼痛
大部分慢性痛癥患者,都會面對一個惡性循環(huán):創(chuàng)傷—痛楚—害怕痛楚增加—減少活動—肌肉繃緊—壓力—焦慮—沮喪—睡眠困擾—抑郁—疲勞—創(chuàng)傷。病人以為自己要多休息而經常保持靜態(tài),其實這是反效果。當未能如常人般活動時,身體機能便容易出現衰退,造成痛楚加劇。然而,有些病人會給自己考驗,例如突然過度地活動,身體卻因一時未能應付,使痛楚嚴重起來,自信心反受打擊,意志更消沉。
專家認為,急性痛楚的患者,靠服用止痛藥可暫時紓緩病況;但是對于慢性痛楚者,治療時就要運用減輕痛楚的心理學原理及心理行為技巧。通常,醫(yī)生會先為病人作基本評估,內容包括:什么時候會較痛感?痛的程度如何?什么原因影響病人痛楚?病人如何看待痛癥?有沒有出現抑郁情緒?之后,醫(yī)生再根據患者的病況進行心理治療,但大部分患者要先學習一些紓緩痛楚的方法,以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
呼吸放松法能紓緩痛楚
最基本的紓緩痛楚的方式是呼吸放松法,無論年輕或年老病人都能做到,并且可隨時隨地練習,這是扭轉整個治療的關鍵。因為不少慢性痛癥者都有一種無助感,如果他們能夠掌握一些簡單的技巧,當其他人面對備受困擾的痛癥時,他們至少也可以伸出援手,給予幫助。
然而有些人誤以為呼吸放松法可用來止痛,平時疏于練習,當痛楚來襲時才做,效果反而不理想。正確的做法應是每天練習三四次,尤其是在痛楚最初出現的時段進行。因為在痛楚開始時便得到放松,稍后的痛感也會減輕或不再來勢洶洶。
患者先怪自己再到遷怒他人
人的思維往往與痛楚的程度及反應有關,因此患者要了解痛癥如何影響自己的想法。最常出現的想法包括:
一、責怪自己,認為痛楚是基于接受了某項治療的結果;
二、遷怒于人,認為痛楚由醫(yī)護人員或醫(yī)療技術所造成。
患者明白了自己的思維,繼而再反思其行為是否已出現改變,例如有沒有自我放棄或消極的態(tài)度?
把負面想法轉變?yōu)榉e極
之后,醫(yī)生再進一步引導病人思考:這樣的思維是否使患者感到辛苦、無助、迷惘?讓病人自省到負面思想對整個生活及人際關系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同時提醒他還有其他更好的出路,甚至有更好的生活素質,讓自己不再受痛癥控制。把負面想法轉變成積極,是認知行為療法的基礎。
專家說,痛癥患者也可通過不同方法,例如聽音樂、看電影、閱讀、唱歌、玩電子游戲、打麻將等,盡量投入活動,就能分散痛楚的注意力。反之,經常無所事事,越容易感受到痛楚的存在。不少痛癥者可能因為病情影響,出現睡眠失調,而通過音樂療法,多聆聽依據自然和諧音律設計的音樂,借此提升睡眠品質,減低痛癥的困擾。當痛癥緩解,睡眠品質得以改善,就會形成正面循環(huán),因此患者不能忽視睡眠的影響。
另外,加入病人組織,多認識同路人,也能使精神上得到更多支持。許多痛癥患者選擇逃避社交,怕被人厭棄,其實只要多開放自己,身邊的人理解后自然給予體諒,患者跟別人交往時的心理壓力也能卸下,人際關系有進步,痛癥情況也將獲得改善。
要改變人體內的鉀鈉比例,最好少吃含鈉食物,多吃含鉀食物,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習慣應保持多鉀、少鈉的飲食結構。
什么食物能夠攝取到含量較高的鉀?營養(yǎng)師呂莉菱說,許多蔬菜和水果都含鉀較高,尤其是顏色較為鮮艷的蔬菜水果、如香蕉、柑桔、南瓜、棗、芒果、木瓜、石榴、橘子等都含較高的鉀;其他如海產類食物,包括海帶、紫菜、海藻,高鉀蔬菜包括西蘭花、菠菜、莧菜、菠菜、冬菇、金針菇、木耳等。多吃這些食物,可明顯提高人體內鉀的含量比例,糾正體內不合理的鈉鉀比例,使身體形成對癌細胞的高度抵抗力。
文章摘錄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林弘諭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