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官在堂,銳氣不揚
——拿什么凈化官場政治生態(tài)(之三)
如果把貪官比作干部隊伍的明顯硬傷,那么,庸官則是不顯眼卻危害極大的內傷。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保爾·柯察金的這句名言激勵無數人奮發(fā)有為。但是在官場,“庸官在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政治生態(tài),不學無術、投機鉆營、明哲保身者大有人在。庸官怎樣尸位素餐?庸官何以碌碌無為?怎么讓庸官讓、能官上?
貪官是硬傷,庸官是內傷
半月談記者在基層采訪時聽說這樣一件事:某市一領導秘書獲擢升,到下面某縣任“一把手”,臨別時其領導贈言:“上任后,不期望你能有多大政績,但有三句話你必須牢牢記。旱谝痪,希望你不要出問題;第二句,還是希望你不要出問題;第三句,希望你千萬不要出問題。”
在這位領導眼里,為官從政即使平庸一點并無大礙,但你要是一旦出了什么問題,那就一損俱損,前程盡失了。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可謂庸官的一大典型特征。從廉政角度劃分,官員大致可分為清官和貪官兩類;從勤政角度劃分,則可劃分為能官和庸官。庸官還可以再細分清廉且平庸之官和平庸且貪婪之官兩種,后者自有黨紀國法管束,前者的危害則往往容易被忽視。
三類庸官畫像:混,鉆,滑
不學無術型,可概括為一個“混”字。這類庸官大多靠關系或金錢開路走上領導崗位,本身不學無術,整天無所事事。他們坐辦公室不外乎呷茶品煙搓麻,做報告有秘書備好的現成稿子,開會發(fā)言順著領導的“竹竿”往上爬,遇事“研究、研究”打官腔,反正前后左右都有人伺候,總能混一個瀟灑自如。
投機鉆營型,可概括為一個“鉆”字。這類庸官在其位不謀其政,熱衷于作秀,投上級領導所好,撈取政治資本,為仕途升遷鋪路。整天夾著個皮包趕會場,吞吐一堆八股套話;奔忙于剪彩、慶典、揭幕等秀場,在攝像機鏡頭前笑容可掬;偶爾“深入”群眾,不過是裝裝樣子,蜻蜓點水留下幾個鏡頭就拍屁股走人……
明哲保身型,可概括為一個“滑”字。這類官員智商、情商不可謂不高,但都沒有用到正經工作上。這類官員深信“不做事沒事,做事會出事”,把“難得糊涂”視為做官最高境界,遇見矛盾就躲、就推,躲不開也不明確表態(tài),打太極、和稀泥;對群眾疾苦和訴求視而不見、麻木不仁,萬一出了事,就想盡辦法捂蓋子、卸責任。
半月談記者在東部某縣采訪時,認識了當地分管文教衛(wèi)生的一位副縣長。該縣一家醫(yī)院改制后,醫(yī)生的收入直接與科室創(chuàng)收掛鉤,迫使醫(yī)生開大處方,對患者重復檢查。醫(yī)院部分職工遂向媒體自曝丑聞,以期政府回購醫(yī)院。作為分管領導,這位副縣長也希望通過政府回購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回購醫(yī)院需要投入一大筆錢,更重要的是,政府回購醫(yī)院后能否解決問題,這位副縣長心里沒有底。于是,這位副縣長不是主動向縣長匯報情況,而是任由事態(tài)惡性發(fā)展。
他對記者說:“分管的部門出了問題,我要負一定的領導責任,但負主要責任的還是擁有拍板權的正職,如果正職采納了我的意見,結果事情沒辦好,我就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庸官何以碌碌無為
庸官并非與生俱來。他們的龐大存在,自有其生存土壤和空間。這與當前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尚不完善有很大關系。由于缺乏科學的干部業(yè)績評價機制,一些官員“啥都不干,難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擔風險;組織考核,沒有缺點”。就算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只要不犯錯誤,不僅可以在領導崗位上風平浪靜,還可以通過熬資歷按時升遷。
干好干壞一個樣,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這種歪風邪氣逐漸形成一種強大的官場“磁場”,把很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優(yōu)秀干部也吸入其中,使他們轉而甘于平庸、隨波逐流,原本能成為能官的最終還是淪為庸官。
江西九江市有位鎮(zhèn)長,做事很有魄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2003年,該鎮(zhèn)黨委書記被提拔為副縣長后,當地干部群眾都認為這位鎮(zhèn)長是理所當然的鎮(zhèn)黨委書記人選。但事與愿違,縣里另派他人補缺。這名鎮(zhèn)長雖然有點不服氣,但認為自己資歷尚淺,還是堅決擁護組織決定,工作仍然兢兢業(yè)業(yè)。兩年后,鎮(zhèn)黨委書記一職再次出現空缺,這次他覺得應該輪到自己了,可惜又一次希望落空。接下來幾年,鎮(zhèn)里一些年輕干部紛紛被提拔,唯獨他一直原地踏步。
經歷一次次打擊后,這位鎮(zhèn)長開始動搖了,認為自己工作再出色也沒有升遷機會,還不如做個太平官。半月談記者最近見到他時,感覺他明顯頹廢了,上面推一步他就挪一下,上面沒要求他就不動,先前那種干勁已經不復存在了。
江西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教授高繼民認為,干部提拔并非完全取決于個人政績,還有很多人為因素,這種現象在基層較為常見。一些能力突出、群眾口碑好的干部原來也有一番干事業(yè)的雄心壯志,但在職位升遷上屢受打擊后,容易產生消極應對心理。
平者讓、劣者下、能者上
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根本要求。身為領導干部,就是要為民眾做磨刀石、做渡河船、做及時雨,在事業(yè)上始終保持一顆進取的心,多做造福民眾的好事實事,這才是人間正道,為官根本。
我們反對貪污受賄的官,反對弄虛作假撈取政績的官,我們同樣也反對那種雖然兩袖清風但無所作為的庸官。拿著人民給予的俸祿,卻對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拖再拖,以致矛盾、問題日積月累,由小變大、由大變炸,群體性事件頻發(fā),黨群、干群關系惡化。近年來發(fā)生的“甕安事件”、“孟連事件”等群體性事件,大多可以看到庸官不作為的影子。概而言之,領導干部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就是失職,即使無錯也是“過”,是官場消極腐敗的另一種形態(tài)。
庸官不治,如何讓廣大群眾感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如何讓人們相信發(fā)展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治庸,必須動真格,對不想干事、不會干事、干不成事的庸官,必須鐵腕狠治,堅決采取組織措施,將其清理出領導崗位。與此同時,更要進一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干部業(yè)績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以制度管人,真正做到“平者讓、劣者下、能者上”。唯有如此,才能使庸官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市場,無處藏身,才能警示為官者時刻牢記宗旨,盡心盡力為民多做事、做好事、做成事。(-記者 楊三軍 沈洋 李忠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